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Y
  5. yao

yao的成语(共593个)

  • 熊腰虎背

    xióng yāo hǔ bèi

    成语解释:腰粗壮如熊,背宽厚如虎。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:“这厮倒是一条好汉,狗背驴腰的,哦,是虎背熊腰。”

  • 耀武扬威

    yào wǔ yáng wēi

    成语解释:耀:炫耀;夸耀;武:武力;扬威:显示威风。
    炫耀武力;显示威风;也作“扬威耀武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老君堂》第二折:“俺这唐兵人强马壮,耀武扬威,真个是将勇兵骁也。”

  • 招摇过市

    zhāo yáo guò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大摇大摆地走过大街。比喻故意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显示声势;惹人注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孔子世家》:“居卫月余,灵公与夫人同车,宦者雍渠参乘,出,使孔子为次乘,招摇市过之。”

  • 摇头摆尾

    yáo tóu bǎi wěi

    成语解释:①摇动着脑袋;摆动着尾巴。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。②摇晃着脑袋;摆动着身体。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,摇头摆尾,向南方去。”

  • 妖魔鬼怪

    yāo mó guǐ guài

    成语解释: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一折:“我家东人好傻也,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,信着他跟将去了。”

  • 逍遥自得

    xiāo yáo zì dé

    成语解释:无拘无束,安闲自得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让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。”

  • 逍遥自娱

    xiāo yáo zì yú

    成语解释:谓无拘无束,自得其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珏《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》:“池台琴酒,逍遥自娱,贤士大夫,尚其轨躅。”

  • 咬牙切齿

    yǎo yá qiè chǐ

    成语解释:切齿:咬紧牙齿;表示痛恨。
    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二折:“为甚事咬牙切齿,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。”

  • 目眩神摇

    mù xuàn shé yáo

    成语解释:眼花缭乱,心神摇荡。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郭勋《英烈传》第40回:“今来宝刹,得睹人间未见之珍,天下罕有之物,令人目眩神摇,不知身在何世。”

  • 邀名射利

    yāo míng shè lì

    成语解释:求取名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32卷:“世人不终耆寿,咸多夭殁者,皆由不自爱惜,忿争尽意,邀名射利,聚毒攻神,内伤骨体,外乏筋肉。”

  • 摇尾乞怜

    yáo wěi qǐ lián

    成语解释:乞:乞求;怜:怜悯;爱怜。
    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。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;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应科目与时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、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
  • 点头哈腰

    diǎn tóu hā yā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四:“比他穷的人,知道他既是钱狠子,手脚又厉害,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。”

  • 多端寡要

    duō duān guǎi yào

    成语解释:端:头绪;要:重要。
    头绪太多,不得要领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郭嘉传》:“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,而未知用人之机。多端寡要,好谋无决,欲与共济天下大难。”

  • 呼幺喝六

    yāo hè liù

    成语解释:呼、喝:叫喊;幺:一;骰子的六面分别标有一至六的点数。
    原指赌徒高喊骰子点数的嘈杂喧哗声。现也形容盛气凌人地大声叱斥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气英布》:“咱则道舌刺刺言十妄九,村棒棒呼幺喝六。”

  • 摇唇鼓舌

    yáo chún gǔ shé

    成语解释:鼓舌:嚼舌头;指诡辨。
    摇动嘴唇;鼓动舌头。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盗跖》:“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