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ang的成语(共855个)
慷慨激扬
成语解释:激扬:振奋昂扬。
精神振奋,意气昂扬。形容情绪、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。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韦孝宽传》:“孝宽慷慨激扬,略无顾意,士卒莫不激励,人有死难之心。”
十羊九牧
成语解释: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
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
怏怏不平
成语解释:怏怏:因不平而郁郁不乐。
神志怏怏的,心中很感不平。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虞世基传》:“贫无产业,每佣书养亲,怏怏不平。”
扬镳分路
成语解释:镳:马嚼子;扬镳:驱马向前。
分路而行。指独树一帜,各行其是。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高祖记》:“已诏使人,所在赈恤,扬镳分路,将遍四海,必令为朕耳目。”
飞扬跋扈
成语解释:飞扬:放纵;跋扈:蛮横;霸道。
原指骄横放肆;不受约束。现形容气焰嚣张;目中无人。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齐纪上・高祖神武帝》:“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,常有飞扬跋扈志。”
仰人眉睫
成语解释:指看别人的脸色行事。
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崔亮传》:“自可观书于市,安能看人眉睫乎!”
扬葩振藻
成语解释:葩:华美;藻:文采。
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。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文苑传序》:“汉自孝武之后,雅尚斯文,扬葩振藻者如林,而二马、王、扬为之杰。东京之朝,兹道愈扇,咀徵含商者成市,而班、傅、张、蔡为之雄。”
俭可养廉
成语解释:俭:节俭;廉:廉洁。
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范纯仁传》:“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
飞砂扬砾
成语解释:见“飞沙走砾”。
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顺帝纪十》:“京师大风自北起,飞砂扬砾,白日昏暗。”
歧路亡羊
成语解释:亡:丢失。
在岔道上跑丢了羊。比喻人生道路复杂;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;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。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多歧亡羊
成语解释: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复杂多变,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郑 列御寇《列子・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峨峨洋洋
成语解释: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
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
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
’”。成语出处:语本《列子・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
晋阳之甲
成语解释: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“晋阳之甲”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公羊高《公羊传・定公十三年》载:晋赵鞅兴晋阳之甲,以清君侧为名,逐荀寅、士吉射。
持禄养交
成语解释:持禄:保持禄位;养交:交结权贵。
指结交权贵以保持自己的职位。成语出处:管仲《管子・明法》:“大臣务相贵而不任国,小臣持禄养交,不以官为事,故官失其能。”
高山仰之
成语解释: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
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同“高山仰止”。成语出处:《管子・九守》:“高山仰之,不可极也。”《鬼谷子・符言》:“高山仰之可极,深渊度之可测,神明之德术正静,其莫之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