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ang的成语(共855个)
发扬蹈厉
成语解释:发:奋发;振作;扬:昂扬;蹈:跳、踏;厉:猛烈;有力。
形容精神饱满蓬勃;意气风发昂扬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大(太)公之志也。”
俯仰由人
成语解释:集仰:低头和抬头,泛指一举一动。
比喻一切受人支配。成语出处:金 元好问《论诗》:“纵横自有凌云笔,俯仰随人亦可怜。”
挂羊头卖狗肉
成语解释: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,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。
成语出处:宋・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第31卷:“悬羊头,卖狗肉,知它有甚凭据。”
家丑不可外扬
成语解释:家里不光彩的事,不便向外宣扬。
成语出处:明・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・风月瑞仙亭》:“欲要讼之于官,争奈家丑不可外扬,故尔中止。”
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
成语解释:城门失火,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,水用完了,鱼也死了。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。
成语出处:北齐 杜弼《为东魏檄蜀文》:“但恐楚国亡猿,祸延林木;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”
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
成语解释: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,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。
成语出处:宋・左圭《百川学海》:“临刑无惧色,曰:‘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。’太守曾天游奏之,乃免死。”
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
成语解释:羊肉没吃上,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。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,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:“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,那是要坏名气的。”
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
成语解释:指先于别人行动,可以取得优势,迟于别人就会遭遇祸殃。
成语出处:张恨水《啼笑姻缘》第13回:“得,就是这样办,这叫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。”
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
成语解释:送一斗米救人,人会怀感恩。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。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郭先生,自古‘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’,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!”
休养生息
成语解释: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;减轻人民负担;安定生活;恢复元气。生息:人口繁殖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高宗、中、睿,休养生息,至于玄宗,受报收功。”
官样文章
成语解释:原指官场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。现比喻徒具形式;摆摆样子;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、言词或做法。
成语出处:明・沈鲸《双珠记・风鉴通神》:“官样文章大手笔,衙官屈宋谁能匹。冀得鸿胪第一传,平地雷轰声霹雳。”
俯仰无愧
成语解释:比喻没有做亏心事,并不感到惭愧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。”
抑扬顿挫
成语解释:抑:降低;挫:转折。
形容声音高低起伏;节奏分明;和谐悦耳。一般指音乐、朗诵。有时也指文学作品。成语出处:宋・张戎《岁寒堂诗话》卷上:“而子建诗,微婉之情,洒落之韵,抑扬顿挫之气,固不可以优劣论也。”
阴阳怪气
成语解释: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
成语出处: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二幕:“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?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