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X
  5. xu

xu的成语(共574个)

  • 话不虚传

    huà bù chuán

    成语解释:谓传言不假,与实际相符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第二折:“人说此人矜骄傲慢,果然话不虚传。”

  • 虚位以待

    wèi yǐ dài

    成语解释:留着位置等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宁可虚位以待人,不可以人而滥位。”

  • 虚左以待

    zuǒ yǐ dài

    成语解释:虚:空着;左:古时以左为尊;待:等待。
    空着尊位恭候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魏公子列传》:“公子从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侯生。”

  • 子虚乌有

    wū yǒu

    成语解释: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(子虚、乌有:人名)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奼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

  • 蜗角虚名

    wō jiǎo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蜗角:蜗牛的角,比喻细微。
    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满庭芳・或注警悟》词:“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,算来着甚干忙。”

  • 浮名虚利

    fú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浮名:虚有的名声。
    虚利:空有的利益。
    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7回:“若肯要灰心学道,可致神仙,何苦要碌碌尘埃,甘为浮名虚利所驱逐也。”

  • 虚有其表

    yǒu qí biǎo

    成语解释:表面上看起来很好;实际上并不好。虚:空;表:外表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嵩既退,上掷其草于地:‘虚有其表耳!’”

  • 不虚此行

    cǐ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虚:空、白。
    没有空跑这一趟。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回:“原来你这回到上海,干了这幺一回事,也不虚此一行。

  • 千端万绪

    qiān duān wà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事情杂,头绪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求道益命,千端万绪,皆须五帝六甲灵飞之术。”

  • 封官许愿

    fēng guān yuàn

    成语解释:封官:古代帝王把官职赏赐给亲属和臣仆;许愿:迷信的人祈求神佛保佑;对神许诺将来给以报答酬谢。
    分封官职、爵位;承许将来给人以利益、好处。指以名利地位拉拢引诱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1章:“并且用封官许愿的办法来鼓励将士,但是他的阵地始终没有进展一步。”

  • 磨砺以须

    mó lì yǐ

    成语解释:磨快刀;等待着。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二年》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”

  • 摩厉以须

    mó lì yǐ

    成语解释:磨快刀子等待。比喻做好准备,待时而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二年》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”

  • 不时之须

    bù shí zhī

    成语解释:不时之需。指随时的、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须。”

  • 乘虚而入

    chéng ér rù

    成语解释:虚:空隙。
    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。也指趁着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。也作“乘间而入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张君房《去芨七筌》第120回:“将至所居,自后垣乘虚而入,径及庭中。”

  • 虚虚实实

    shí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假假真真,以假乱真。指军事上讲究策略,善于迷惑对方。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、实写并用,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九回:“岂不闻兵法‘虚虚实实’之论?操虽能用兵,只此可以瞒过他也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