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u的成语(共574个)
兼收并蓄
成语解释:兼收:多方面吸收;并蓄:一并保存。
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。指吸收、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
虚度光阴
成语解释:时光白白地度过。指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。
成语出处:唐・元稹《羡醉》:也应自有寻春日,虚度而今正少年。
日许时间
成语解释:见“日许多时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杨万里《过吕城闸》诗:“一船最后知何故,日许时间独不来。”
以实为虚
成语解释:虚:空;实:满。
军事上迷惑对方,使其难辨虚实、真伪的一种战术。成语出处:宋・杨万里《诚斋诗话》:诗有实字而善用之者,以实为虚。
不疾不徐
成语解释:疾:急速;徐:缓慢。
不急不慢。成语出处:宋・黄庭坚《王纯中墓志铭》:“君调用财力,不疾不徐,劳民劝功,公私以济。”
乘龙贵婿
成语解释:对别人的女婿的称赞。
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还魂记・闹宴》:“你是老爷跟马贱人,敢辱我乘龙贵婿,打不的你?”
须眉男子
成语解释:指男子汉大丈夫。
成语出处:明・周楫《西湖二集・侠女散财殉节》:“丫环之中,尚有全忠全孝顶天立地之人,何况须眉男子。”
离情别绪
成语解释:分离前后惜别、相思的愁苦情绪。
成语出处:宋・柳永《昼夜乐》:“何期小会幽欢,变作离情别绪。”
作贼心虚
成语解释:虚:怕。
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悟明《联灯会要・重显禅师》:“却顾侍者云:‘适来有人看方丈么?’侍者云:‘有。’师云:‘作贼人心虚。’”
贼人胆虚
成语解释: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1回:“这本是鸳鸯戏语,叫他出来,谁知他贼人胆虚,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。”
贼人心虚
成语解释:指做了坏事的人,时刻胆战心惊,怕坏事败露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卷:“自古道贼人心虚,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,比王员外更是不同,吓的魂魄俱无。”
茫无头绪
成语解释:茫: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;没有边际;头绪: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。
形容一点头绪也没有;或事情摸不到边;不知从何而起。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8回:“这几天抚台正为这事茫无头绪,得了这个信,便传两司来商议。”
心绪如麻
成语解释:犹心乱如麻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六回:“某因心绪如麻,忘却一语:此间有一奇士,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。使君何不求之?”
无情无绪
成语解释:没有心思,苦闷无聊。
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。”
恤老怜贫
成语解释:周济老人,怜惜穷人。
成语出处:元・刘时中《端正好・上高监司》:“恤老怜贫,视民如子,起死回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