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a的成语(共978个)
急转直下
成语解释:急:突然;转:转变。
形容形势、情况等。突然转变;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。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伯韬!时局到底怎样,各人各有看法!也许会急转直下。”
每况愈下
成语解释:每:每一次;逐一;况:状况;愈:更加。
比喻情况的发展越来越不好。成语出处:宋・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・东坡一》:“非尽如此,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,是何每况愈下,盖其谬耳!”
以天下为己任
成语解释: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孔休源传》:“休源风范强正,明练政体,常以天下为己任。”
应接不暇
成语解释:暇。空闲。风景好看;东西好而多;看不过来;或人、事物太多;来不及接待、应付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“从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
低首下心
成语解释:首:头;下心:屈服于人。
形容屈服顺从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刺史虽驽弱,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,伈伈睍睍,为民吏羞,以偷活于此邪?”
下马威
成语解释: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,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,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,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。”
阶下囚
成语解释:指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犯人;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虏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9回:“布告玄德曰:‘公为坐上客,布为阶下囚,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?’”
下笔如有神
成语解释:指写文章下笔时如有神力相助。形容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好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盲人骑瞎马
成语解释:瞎子骑着瞎马。形容乱闯瞎撞,非常危险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排调》:“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,因共作了语……复作危语。桓曰:‘矛头淅米剑头炊。’殷曰:‘百岁老翁攀枯枝。’顾曰:‘井上辘轳卧婴儿。’殷有一参军在坐云:‘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’”
强将手下无弱兵
成语解释: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。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题连公壁》:“俗语云:‘强将手下无弱兵’,真可信。”
不见棺材不下泪
成语解释: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。
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98回:“常言说得好,恨小非君子,无毒不丈夫。咱如今将理和他说,不见棺材不下泪,他必然不妥。”
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
成语解释: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。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,决心改过,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30卷:“只不迁不贰,是甚力量,便见工夫,佛家所谓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”
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
成语解释:盛:大;副:相称,符合。
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。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。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黄琼传》:“阳春之曲,和者必寡;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”
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
成语解释:赶不上前面的,却超过了后面的。这是满足现状,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。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。
成语出处:晋・张华《鹪鹩赋》:“鹪螟巢于蚊睫,大鹏弥乎天隅,将以上方不足,而下比有余。普天壤以遐观,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