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W
  5. wang

wang的成语(共1089个)

  • 既往不咎

    wǎng bù jiù

    成语解释:既:已经;往:过去;咎:责备。
    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
  • 望而生畏

    wàng ér shēng wèi

    成语解释:看着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

  • 流连忘返

    liú lián wàng fǎn

    成语解释:流连:留恋;舍不得离开。
    返:回;归。
    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。后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,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,从兽无厌谓之茺,乐酒无厌谓之亡。”

  • 守望相助

  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

    成语解释:守望:防守了望。
    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,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,互相援助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:“乡田同井,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。”

  • 亡国之音

    wáng guó zhī yīn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

  • 无妄之灾

    wàng zhī zāi

    成语解释:无妄:意想不到的。
    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、牵连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无妄》:“六三,无妄之灾。或系之牛,行人之得,邑人之灾。”

  • 日往月来

    wǎng yuè lái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岁月流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”

  • 数往知来

    shǔ wǎng zhī lái

    成语解释:数:计算;往:过去;来:未来。
    明了过去,可以推知未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说卦》:“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。”

  • 魑魅魍魉

    chī mèi wǎng liǎng

    成语解释:魑魅:也作“螭魅”;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;魍魉:亦作“罔两”;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。
    指害人的鬼怪。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。原作“魑魅罔两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三年》:“魑魅魍魉,莫能逢之。”

  • 数典忘祖

    shǔ diǎn wàng

    成语解释:数:数说;典:史册。
    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五年》:“籍父其无后乎!数典而忘其祖。”

  • 大失所望

    dà shī suǒ wà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
  • 矫枉过正

  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

    成语解释:矫:纠正;枉:弯曲;过正:超过了限度。
    弯向另一方。把弯曲的东西扭直;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。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仲长统传》:“逮至清世,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。”

  • 忘年之交

    wàng nián zhī jiāo

    成语解释: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祢衡传》:“衡始弱冠,而融年四十,遂与为交友。”《南史・何逊传》:“弱冠州举秀才,南乡范云见其对策,大相称赏,因结忘年交。”

  • 妄自尊大

    wàng zì zūn dà

    成语解释:过高地看待自己。形容狂妄自大。妄:过分地;尊:高贵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马援传》:“子阳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专意东方。”

  • 乐而忘返

    lè ér wàng fǎn

    成语解释:返:回还。
    快乐得忘了回去。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;舍不得离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符坚载记上》:“坚尝如邺,狩于西山,旬余,乐而忘返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