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u的成语(共62个)
精神抖擞
成语解释:抖擞:振奋的样子。
精神振作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‘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’师曰:‘抖擞精神着。’”
搜索枯肠
成语解释:枯肠:心肠都枯干了。
比喻写作思路贫乏。形容极力冥思苦想的样子。成语出处:明・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老夫如今年迈,没心绪搜索枯肠,偷今换古,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。”
田夫野叟
成语解释: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
成语出处:宋・曾巩《福州拟贡荔枝状》:“其尤殊绝者,则抑于下土,使田夫野叟往往属厌,而大官不得献之于陛下。”
白叟黄童
成语解释: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。泛指老老少少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四折:“仰赖圣德仁慈,白叟黄童,焚香顶礼,俺永享快乐也。”
黄童白叟
成语解释:黄发儿童,白发老人。泛指老人与孩子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元和圣德》诗:“卿士庶人,黄童白叟,踊跃欢呀。”
搜肠刮肚
成语解释:比喻绞尽脑汁;苦思苦想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惟敏《不伏老》第一折:“一个家搜肠刮肚,不知饥,不知渴,只觉得口内生烟。”
薮中荆曲
成语解释:比喻品质不好的人,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。
牛溲马勃
成语解释:牛溲:牛屎;一说指车前草。
马勃: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;俗称牛尿和马屁菌。
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
马勃牛溲
成语解释:马勃:马屁菌;牛溲:车前草。
借指不值钱的东西。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坚瓠十集・遗臭文词》:“马勃牛溲君受用,何须开口出而哇。”
拔树搜根
成语解释:比喻追究到底,彻底查问。
成语出处:见“拔树寻根”。
刨树搜根
成语解释:喻追究底细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三回:“至于列公,听这部书,也不过逢场作戏,看这部书,也不过走马观花。真个的,还把有用精神置之无用之地,费这闲心去刨树搜根不成?”
旁搜博采
成语解释:广泛搜集采取。
成语出处:明・李贽《续焚书・序汇・史阁叙述》:“君知其难,则自能旁搜博采,若我太祖高皇帝然,唯务得人而后已。”
搜章摘句
成语解释:搜:寻求;摘:选取。
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。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孙权传》:“遣都尉赵咨使魏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”
北叟失马
成语解释:比喻祸福没有一定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萧瑀传》:“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:‘萧瑀大业之日,进谏隋主,出为河池郡守。应遭剖心之祸,翻见太平之日,北叟失马,事亦难常。”
童叟无欺
成语解释:童:未成年的孩子;叟:年老的男人;欺:蒙骗。
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。指买卖公平。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回:“但不知可有‘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’的字样没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