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ng的成语(共205个)
才过屈宋
成语解释:屈、宋: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。
比喻文才极高。唐·杜甫《醉时歌》“先生有道出羲黄,先生有才过屈宋。”宋·林正大《括酹江月》词:“道出羲黄,才过屈宋,空有名垂古。
”。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醉时歌》“先生有道出羲黄,先生有才过屈宋。”
送佛送到西
成语解释:比喻做好事做到底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,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。”
送君千里,终须一别
成语解释:君:敬称对方;终:终究。
送多远的路,终究要分别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哥哥,送君千里,终有一别,哥哥你回去。”
送佛送到西天
成语解释:比喻做好事做到底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,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。”
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
成语解释:畔:田界。
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,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。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。成语出处:清・汪琬《新修至德庙碑》:“古者政化之成也,则公卿让于朝,士庶人让于都,于鄙,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。”
衙官屈宋
成语解释:衙官:军府的属官;屈:屈原;宋:宋玉。
要以屈原、宋玉为属官。原为自夸文章好。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杜审言传》:“吾文章当得屈、宋作衙官,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。”
日诵五车
成语解释:一天诵读好多书。五车,形容书多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答陈师德书》:“不然,则虽广求博取,日诵五车,亦奚益于学哉?”
刻不容松
成语解释:片刻也不能松懈。
成语出处:清・林则徐《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》:“犹恐内海匪船,潜赴外洋勾结,是杜绝售私之劲,实属刻不容松。”
耸膊成山
成语解释:肩膀耸起成了一个“山”字。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。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衰疾》:“捉襟见肘贫无敌,耸膊成山瘦可知。”
宋玉东墙
成语解释: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,姣好为楚国之冠,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。
竦然起敬
成语解释:竦然:肃敬的样子;起敬:产生尊敬的心情。
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。成语出处:明・归有光《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》:“其为人忠诚悃愊,人望之者,不言而竦然起敬。”
巍然耸立
成语解释:巍然:高大雄伟的样子。
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,不可动摇。成语出处:孙世恺《雄伟的人民大会堂》:“在天安门右前方,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,这就是人民大会堂。”
雨后送伞
成语解释:比喻事后献殷勤。也比喻帮助不及时。
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113回:“我就知道他们这五鼠五义里头,这个瘦鬼不好了,这才叫雨后送伞。”
包揽词讼
成语解释:包揽:把别人的事情全部兜揽办理;词讼:诉讼。
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,从中谋利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5回:“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,说的是包揽词讼,所以火上浇油。”
耸动听闻
成语解释:耸:通“悚”,惊动。
夸大或捏造事实,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。成语出处:宋・周密《齐东野语・洪君畴》:“‘职臣在宪府,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,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。’固已耸动听闻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