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的成语(共1597个)
寸丝不挂
成语解释:①形容赤身裸体。②佛教徒用以比喻心中毫无牵挂。
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普愿禅师》:“师便问:‘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?’陆云:‘寸丝不挂。’”
兔丝附女萝
成语解释:比喻夫妻互相依附。
成语出处:《古诗十九首》之八:与君为新婚,兔丝附女萝。
出生入死
成语解释: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。后形容冒生命危险;不顾个人安危。也作“出死入生”。
成语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第50章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(途)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”
大公无私
成语解释:一心为公;没有私心。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;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成语出处:清・龚自珍《论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。”
死马当活马医
成语解释: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,仍然抱万一希望,积极挽救。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。
成语出处:清・顾张思《土风录》第13卷:“知不可救,姑且医治曰‘死马当活马医’。”
置之死地而后生
成语解释: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、只有战死的境地,兵士就会奋勇前进,杀敌取胜。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,就能下决心,取得成功。
成语出处:先秦・孙武《孙子・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
四海之内皆兄弟
成语解释: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。“四海”指天下,全国。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!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。”
不到黄河心不死
成语解释: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蒋士铨《空谷香・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
成语解释:驷马: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。
一句话说出了口;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;形容话已说出口;没法再收回。也作“一言出口;驷马难追”或单作“驷马难追”。成语出处:元・李寿卿《伍员吹萧》第三折:“大丈夫一言既出;驷马难追;岂有反悔之理。”
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
成语解释:人到临死,他说的话是真心话,是善意的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曾子言曰:‘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’”
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
成语解释:百足:虫名,躯干计二十节,切断后仍能蠕动。
僵:肢体僵硬不能活动。
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。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故语曰:‘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’,以扶之者众也。此言虽小,可以譬大。”
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
成语解释:路人:路上的人,指所有的人。
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高贵乡公传》斐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”
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
成语解释: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,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。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