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S
  5. shu

shu的成语(共1179个)

  • 书不尽言

    shū bù jìn yán

    成语解释:书:书信。
    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’”

  • 数往知来

    shǔ wǎng zhī lái

    成语解释:数:计算;往:过去;来:未来。
    明了过去,可以推知未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说卦》:“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。”

  • 史不绝书

    shǐ bù jué shū

    成语解释:史书上不断有记载。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公卿大夫相继于朝,史不绝书。”

  • 数典忘祖

    shǔ diǎn wàng zǔ

    成语解释:数:数说;典:史册。
    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五年》:“籍父其无后乎!数典而忘其祖。”

  • 布衣蔬食

    bù yī shū shí

    成语解释:蔬食:蔬菜和谷类食物。
    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毛玠传》:“玠居显位,常布衣蔬食,抚育孤兄子甚笃,赏赐以振施贫族,家无所余。”

  • 城狐社鼠

    chéng hú shè shǔ

    成语解释:社: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。
    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;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。比喻仗势作恶的小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谢鲲传》:“对曰:‘隗诚始祸,然城狐社鼠也。’”

  • 束之高阁

    shù zhī gāo gé

    成语解释: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庾翼传》:“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

  • 白面书生

    bái miàn shū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白面:形容白净;书生:念书人。
    ①形容年纪轻、知识浅薄、阅历不深的读书人。②也泛指相貌姣好、白净的年轻读书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沈庆之传》:“陛下今欲伐国,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,事何有济?”

  • 十年读书

    shí nián d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谓长期努力于学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沈攸之传》:“攸之晚好读书,手不释卷,《史》、《汉》多所谙忆,常叹曰:‘早知穷达有命,恨不十年读书。’”

  • 仗气直书

    zhàng qì zhí shū

    成语解释:仗:依靠,凭借。
    指坚持正义,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后主纪》:“其有负能仗气,摈压当时,……亦宜去此幽谷,翔兹天路。”

  • 胆小如鼠

    dǎn xiǎo rú shǔ

    成语解释: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。形容人胆小怕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汝阴王天赐传》:“言同百舌,胆若鼷鼠。”

  • 深思熟虑

    shēn sī shú

    成语解释:熟:细致。
    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程骏传》:“且攻难守易,则力悬百倍,不可不深思,不可不熟虑。”

  • 书不尽意

    shū bù jìn yì

    成语解释:犹书不尽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文苑传・祖鸿勋》:“与阳休之书曰:‘……已矣哉,书不尽意。’”

  • 博览群书

    bó lǎn qún shū

    成语解释:览:观看;阅读。
    广泛阅读各种书籍。形容学识渊博。也作“博览群籍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庾信传》:“庾信,字子山,南阳新野人也。……幼而俊迈,聪敏绝伦,博览群书,尤善《春秋左氏传》。”

  • 弊衣疏食

    bì yī shū shí

    成语解释:破旧的衣着,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柳虬传》:“弊衣疏食,未尝改操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