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的成语(共209个)
曝书见竹
成语解释:谓睹物思人。
成语出处:清・浦起龙《通通释>序》:“网搜佣钞,敦复力最勤,未卒事病亡,每一展卷,不胜曝书见竹之感。”
更难仆数
成语解释:见“更仆难数”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遽数之不能终其物,悉数之乃留,更仆未可终也。”
大酺三日
成语解释:酺:聚饮。
大聚饮三天。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纪》:“饶安县言白雉见。”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“赐饶安县田租,勃海郡百户牛酒,大酺三日。”
铺张扬厉
成语解释:原指竭力铺陈渲染,力求发扬光大。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铺张对天之闳休,扬厉无前之伟迹。”
铺眉苫眼
成语解释:装模作样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一折:“一个个铺眉苫眼,妆些像态。”
桑间濮上
成语解释:桑间在濮水之上,是古代卫国的地方。古指淫风。后也指男女幽会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地理志下》:“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,男子亦亟聚会,声色生焉。”
苫眼铺眉
成语解释:瞪眼晴,竖眉毛。形容装模作样地摆架子。
成语出处:元・秦简夫《剪发待宾》第三折:“常记着礼之用和为贵,到那里则要你折腰叉手,休学那苫眼铺眉。”
普天率土
成语解释:普天:整个天下;率土:指四海之内。
指全中国或全世界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
反璞归真
成语解释:璞:蕴藏有玉的石头,也指未雕琢的玉;归:返回;真:天然,自然。
去掉外饰,还其本质。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。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齐策四》:“归真反璞,则终身不辱。”
匍匐之救
成语解释:谓竭尽全力的救助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邶风・谷风》:“凡民有丧,匍匐救之。”
扑作教刑
成语解释:扑:古代刑具;教刑:教学中对学生的体罚。
用扑作责罚学生的工具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舜典》:“象以典型,流宥五刑,鞭作官刑,扑作教刑,金作赎刑。”
巫山洛浦
成语解释:巫山: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。
洛浦:洛水之滨。
传说中有洛水女神,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,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,遂作《洛神赋》。后以“巫山”、“洛浦”二典合用,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,也指男女幽会。亦作“巫山洛水”。参见“巫山云雨。”。成语出处:巫山: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。洛浦:洛水之滨。传说中有洛水女神,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,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,遂作《洛神赋》。后以“巫山”、“洛浦”二典合用。
见素抱朴
成语解释:见“见素抱朴”。
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曰:“见素抱朴”。老子《道德经》新解:“见:现,呈现,推出。素:没有染色的生丝。这里比喻品质纯洁、高尚的圣人。朴:没有加工的原木。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。”。“见素抱朴、绝学无忧、少私寡欲”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。
曝骨履肠
成语解释:暴露尸骨,踩踏肠子。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。
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李德林传》:“佐斗嫁祸,纷若猬毛,曝骨履肠,间不容砺。”
朴斫之材
成语解释: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。
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博喻》:“肤表或不可以论中,望貌或不可以核能,仲尼似丧家之狗,公旦类朴斫之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