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的成语(共209个)
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
成语解释:溥:通“普”,普遍,全。
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。指大一统思想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
难更仆数
成语解释:原意是儒行很多,一下子说不完,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,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。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,数也数不过来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遽数之不能终其物,悉数之乃留,更仆未可终也。”
大璞不完
成语解释:指玉既经雕琢,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。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,丧失了原来的志向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齐策四》:“夫玉生于山,制则破焉。非弗富贵矣,然大璞不完。”
邯郸匍匐
成语解释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
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后因以“邯郸匍匐”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
菩萨心肠
成语解释:菩萨的慈悲胸怀。比喻心地仁慈。
成语出处:《西湖佳话・放生善迹》:“吾弟以恩报仇,实是菩萨心肠。”
普天之下
成语解释:指整个天下;遍天下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
胯下蒲伏
成语解释:蒲伏:通“匍伏”,指伏地爬行。
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。成语出处:宋・秦观《人材》:“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。”
蒲柳之姿
成语解释:蒲柳:蒲和柳皆望秋先凋,引伸为早衰。
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“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松柏之质,经霜弥茂。”
普济众生
成语解释:同“普度众生”。
成语出处:唐・法琳《辨正论》:“妻曰:‘我本佛家女,为我做佛事。’应即往精舍中,见竺昙镜,镜曰:‘普济众生,但君当一心受持耳。”
卷铺盖
成语解释:收拾行李离去。比喻被解雇或辞去职务,离开原来工作地点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叫他去开销蒋福,立时三刻要他卷铺盖滚出去。”
拍胸脯
成语解释:表示负责,敢打包票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回:“他亲家听了,自然是拍胸脯,一力承当,把他欢喜的了不得。”
扑杀此獠
成语解释:扑杀:打死;獠:古时骂人的话。
打死这个坏家伙。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褚遂良传》:“武氏从幄后呼曰:‘何不扑杀此獠?’”
普度群生
成语解释:见“普度众生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・吕洞宾飞剑斩黄龙》:“讲经说法,广开方便之门;普度群生,接引菩提之路。”
普济群生
成语解释:同“普度众生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庆长生》第一折:“九幽拔苦消灾障,普济群生佑下方。”
束蒲为脯
成语解释: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。谓有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
成语出处:汉・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秦相赵高指鹿为马,束蒲为脯,二世不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