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的成语(共151个)
握云拿雾
成语解释:见“握雾拏云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陈以仁《存孝打虎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龙韬虎略人难赛,握云拿雾施兵策,排兵布阵添精彩。”
拿云握雾
成语解释:比喻待人处世会耍手段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单鞭夺槊》第二折:“他有投明弃暗的心,拿云握雾的手。”
狗拿耗子
成语解释: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你这孩子,才叫他娘的‘狗拿耗子’呢!你又懂得几篇儿几篇儿。”
捉鼠拿猫
成语解释:拿:抓住。
捉住老鼠和猫。比喻能制服敌手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若论我腹中的兵书,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,有捉鼠拿猫之法。”
鹰拿燕雀
成语解释:比喻捉拿毫不费力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皂隶似鹰拿燕雀,把吴氏向阶下一摔,正待用刑。”
鹰拿雁捉
成语解释: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。
成语出处:《平山冷燕》第五回:“圣旨一下,早有锦衣卫官已将窦国一、宋信鹰拿雁捉的拖了出来。”
招降纳叛
成语解释: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。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;扩充力量;结党营私。
成语出处:《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・与卓珂月》:“辄欲奏记自通,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,所记载文籍,不啻招降纳叛,而世之附名其中者,虽不尽弭耳乞盟,然意已近之。”
深文周纳
成语解释: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;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。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酷吏列传》:“与赵禹共定诸律令,务在深文。”
拿贼见赃
成语解释: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三折:“拿贼见赃,杀人验伤,我有何罪也?”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五十三出:“谁是贼?老大人拿贼见赃,不曾捉奸见床来!”
藏污纳垢
成语解释:污、垢:肮脏的东西。
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成语出处:清・孙雨林《皖江血・定计》:“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,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。”
摇旗呐喊
成语解释:呐喊:奋力激呼。
指古代作战时;摇动旗子;大声喊杀助威。成语出处:元・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你这般摇旗呐喊,簸土扬沙。”
格格不纳
成语解释:谓难以接受。
成语出处:清・昭槤《啸亭杂录・诗文涩体》:“其《新唐书》好用僻字涩句,以矜其博,使人读之,胸臆间格格不纳,殊不爽朗。”
拿贼拿赃
成语解释: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。
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八回:“常言道: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,又不曾走了马脚,漏了风声……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,也不好定个罪名。”
十拿十稳
成语解释:稳:稳当,准确。
比喻很有把握,十分可靠。成语出处:清・张南庄《何典》:“活鬼道:‘既是天尊显圣,将来生子是十拿十稳的了。’”
揽权纳贿
成语解释:揽:把持。
纳:接纳。
把持权势,并接受贿赂。成语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六回:“到了湖北,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