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的成语(共1117个)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
成语解释:要远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层楼。比喻站得越高,看得越远。
成语出处:唐・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诗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
成语解释:沉:沉没;侧畔:旁边;帆:船。
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,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。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。成语出处:唐・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》:“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郡翻似烂柯人。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
耳濡目染
成语解释:濡:音如;沾湿;染:沾染。
耳朵经常听到;眼睛经常看到;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十目所视
成语解释:见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”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
成语解释: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”
十目十手
成语解释:十个人看着你,十只手指着你。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,离不开众人的监督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大学》:曾子曰:‘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’
朽木粪土
成语解释:朽木:烂木头;粪土:脏土臭泥。
比喻不堪造就、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:“宰予昼寝,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,于予与何诛。’”
眉目如画
成语解释:形容容貌端正秀丽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马援传》:“为人明须发,眉目如画。”
死不瞑目
成语解释:死了也不闭眼。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。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;死不甘心。
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坚传》:“卓逆天无道,荡覆王室,今不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”
刮目相待
成语解释:刮目:擦眼睛,表示用新眼光看人。
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,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。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明目张胆
成语解释:张胆:放大胆量。
原来形容有胆有识;敢作敢为。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;公开放肆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敦传》:“今日之事,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,宁忠臣而死,不无赖而生矣。”
触目崩心
成语解释: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。
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缅寻遗烈,触目崩心。”
触目成诵
成语解释:成诵:能背诵。
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。形容记忆力强。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陈书・陆瑜传》:“论其博综子史,谙究儒墨,经耳无遗,触目成诵。
耳目一新
成语解释:听到、看到的跟以前不同;感到新鲜。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。
成语出处: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河南王传》:“齐人爱咏,咸日耳目更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