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的成语(共884个)
逐末舍本
成语解释:追求细枝末节,舍弃事物根本的、主要的部分。
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礼仪志四》:“长吏华浮,奉客以求小誉,逐末舍本,政之所疾,宜谨察之。”
捐本逐末
成语解释:捐:抛弃;逐:追逐。
指抛弃根本,追求末节。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李谔传》:“捐本逐末,流遍华壤,递相师祖,久而愈扇。”
模棱两可
成语解释:模棱:说话处事含混;两可:这样也行;那样也行。
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
一代楷模
成语解释: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靖传》:“朕今非直成公雅志,欲以公为一代楷模。”
摸棱两可
成语解释:握持棱角,两端皆可。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,不分是非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
沉默寡言
成语解释:沉默:沉静;不声不响;寡:少。
不声不响;很少说话。也作“沉密寡言”、“沉静寡言”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梁崇义传》:“后为羽林射生,事来瑱,沉默寡言。”
一筹莫展
成语解释:筹:计策;办法;展:施展。
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;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蔡幼学传》:“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。”
幺麽小丑
成语解释: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。
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杨涟传》:“何为受制幺麽小丑,令中外大小惴惴莫必其命?”
莫逆之交
成语解释:逆:违背;抵触;交:交情;友谊。
情意投合;极其要好的朋友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大宗师》:“三人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,遂相与为友。”
相濡以沫
成语解释:濡:沾湿;沫:唾沫。
水干了;鱼互相以吐沫沾湿;以维持生命。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摩顶放踵
成语解释: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。形容不辞劳苦,不顾身体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。”
孔席墨突
成语解释:原意是孔子、墨子四处周游,每到一处,坐席没有坐暖,灶突没有熏黑,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。形容忙于世事,各处奔走。
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修务训》:“孔子无黔突,墨子无暖席。”汉・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是以圣哲之治,栖栖遑遑,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
输攻墨守
成语解释:输:公输般,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“鲁般”;墨:墨子,战国时期思想家。
比喻攻守双方力量相仿,各显神通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墨翟《墨子・公输》:“子墨子解带为城,以牒为械,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,子墨子九拒之。公输般之攻械尽,子墨子守御有余。”
墨子泣丝
成语解释:比喻人变好变坏,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。
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:“墨子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可以黑。”
穷寇莫追
成语解释:穷寇:走投无路的敌人。
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,以免敌人情急反扑,造成自己的损失。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。成语出处:《孙子・军争》:“穷寇勿迫,此用兵之法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