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L
  5. luo

luo的成语(共409个)

  • 落落大方

    luòluò dà fāng

    成语解释:落落:坦率开朗;举止潇洒自然。
    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;不拘谨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9回:“杜雍却不推辞,将通身换了,更觉落落大方。”

  • 大权旁落

    dà quán páng luò

    成语解释: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(多指领导人被架空)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章懋《辞升尚书疏》:“独揽朝纲,毋使大权旁落。”

  • 落花有意,流水无情

    luò huā yǒu yì , liú shuǐ wú qí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这一方面有情,那一方面无意(多指男女恋爱)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卷五十・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》:“落花有意随流水,流水无情恋落花。”

  • 包罗万象

    bāo luó wàn xiàng

    成语解释:包罗:收集、容纳;大范围的包括;万象: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。
    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。形容内容丰富庞杂;无所不包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黄帝宅经》上卷:“所以包罗万象,举一千从。”

  • 瓜熟蒂落

    guā shú dì luò

    成语解释:瓜熟了;瓜蒂就脱落了。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;事情自然会成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・元气论》:“如二仪分三才,体地法天,负阴抱阳;喻瓜熟蒂落,啐啄同时。”

  • 叶落归根

    luò guī gēn

    成语解释:树叶飘落;掉在树跟旁。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。现比喻不忘本源。也作“落叶归根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慧能大师》:“叶落归根,来时无口。”

  • 兔丝附女萝

    tù sī fù nǚ luó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夫妻互相依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古诗十九首》之八:与君为新婚,兔丝附女萝。

  • 不落窠臼

    luò kē jiù

    成语解释:窠臼:旧框框;老套子;现成格式。
    比喻有独创风格;不落俗套。也作“不落俗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》:“初学必从此入门,庶不落小家窠臼。”

  • 沉鱼落雁

    chén yú luò yàn

    成语解释: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
    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鱼下沉;使飞雁降落;不敢与之比美。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。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。”

  • 打落水狗

    luò shuǐ gǒ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瞿秋白《鲁迅杂感选集>序言》:“鲁迅的著名的‘打落水狗’真正是反自由主义,反妥协主义的宣言。”

  • 秋风扫落叶

    qiū fēng sǎo luò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强大的力量扫荡腐朽弱小者;也比喻扫除净尽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辛毗传》:“以明公之威,应困穷之敌,击疲弊之寇,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。”

  • 泥菩萨落水,自身难保

    ní pú sà luò shuǐ , zì shēn nán bǎo

    成语解释: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。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,更顾不上帮助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:“我想江西不沉却好,若沉了时节,正是‘泥菩萨落水,自身难保’,还保得别人?”

  • 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

   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 , qī shàng bā luò

    成语解释:落:下降。
    比喻心情不安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似的,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,一霎也站脚不住。”

  •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

    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 de guǐ

    成语解释:人死后就不会复活。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话却似放屁!做公人的‘那个猫儿不吃腥’?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。”

  • 光明磊落

    guāng míng lěi luò

    成语解释:磊落:错落分明;引申指人洒脱不拘;直率开朗。
    指心地光明正大;胸怀坦白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4卷:“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,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