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L
  5. lao

lao的成语(共567个)

  • 徐娘半老

    xú niáng bàn lǎo

    成语解释:指中年妇女虽不再娇美;但尚有风韵。后泛指有风韵的妇女已过中年。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;泛指妇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后妃传下・梁元帝徐妃》:“萧溧阳马虽老犹骏,徐娘虽老犹尚多情。”

  • 半老徐娘

    bàn lǎo xú niáng

    成语解释: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妇女。
    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后妃传下・梁元帝徐妃》:“萧溧阳马虽老犹骏,徐娘虽老犹尚多情。”

  • 开国元老

    kāi guó yuán lǎo

    成语解释:元老: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。
    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赵普传》:“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,开国元老,参谋缔构,厚重有识。”

  • 老罴当道

    lǎo pí dāng dà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猛将镇守要塞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王罴传》:“罴除华州剌史……便袒身露髻徒跣,持一白棒,大呼而出,谓曰:‘老罴当道卧,貉子那得过!’敌见,惊退。”

  • 携老扶幼

    xié lǎo fú yòu

    成语解释:携:牵引,搀扶。
    指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魏征传》:“贞观初,频年霜早,几内户口并就关外,携老扶幼,来往数年,卒无一户亡去。”

  • 劳民动众

    láo mín dòng zhòng

    成语解释: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晋书・高祖纪》:“纪年之挽粟飞刍,继日而劳民动众,常烦漕运,不给供须。”

  • 老奸巨猾

    lǎo jiān jù huá

    成语解释:老:很;极;奸:奸诈;巨:大;极;猾:狡猾。
    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食货志上》:“老奸巨猾;匿身州县;舞法扰民;盖甚至前日。”

  • 老成持重

    lǎo chéng chí zhòng

    成语解释:老成:老练成熟;持重:稳重;不轻浮。
    原指年老有德;后形容人阅历多;稳重有经验;态度沉稳;不轻举妄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种师中传》:“师中老成持重,为时名将,诸军自是气夺。”

  • 姜桂之性,到老愈辣

    jiāng guì zhī xìng , dào lǎo yù là

    成语解释:姜:生姜;桂:肉桂;性:性质。
  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。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刚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晏敦复传》:“况吾姜桂之性,到老愈辣,请勿言。”

  • 劳民伤财

    láo mín shāng cái

    成语解释: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
    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李元礼传》:“而又劳民伤财,以奉土木。”

  • 宵旰忧劳

    xiāo gàn yōu láo

    成语解释:宵衣旰食,非常劳苦。形容勤于政事。亦作“宵旰焦劳”、“宵旰忧勤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吴时来传》:“若不去嵩父子,陛下虽宵旰忧劳,边事终不可为也。”

  • 老死不相往来

   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

    成语解释: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”

  • 能者多劳

    néng zhě duō láo

    成语解释:能干的人多干事;多受劳累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列御寇》:“巧者劳而智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。”

  • 食饥息劳

    sì jī xī láo

    成语解释:谓使饥饿者得食,疲劳者休息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墨翟《墨子・天志中》:“内有以食饥息劳,持养其万民,则君臣上下惠忠,文子弟兄慈孝。”

  • 以逸待劳

    yǐ yì dài láo

    成语解释:逸:安闲;劳:疲劳。
    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。指自己养精蓄锐;等敌人疲劳后;待机痛击疲劳之敌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孙武《孙子・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