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K
  5. kun

kun的成语(共106个)

  •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

  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,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

    成语解释: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。教然后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
  •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

  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,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

    成语解释:困:贫乏。
    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
  • 内外交困

    nèi wài jiāo kùn

    成语解释:交:同时;一齐;困:陷在艰难困苦之中。
    内部、外部同时陷在艰难困苦之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》:“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。”

  • 困知勉行

    kùn zhī miǎn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,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学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
  • 中流一壸

    zhōng liú yī kǔn

    成语解释:喻可贵难得。语出《鹖冠子·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壸千金。
    ”壶,指瓠类,系之可以不沉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鹖冠子・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壸千金。”壶,指瓠类,系之可以不沉。

  • 扶危济困

    fú wēi jì kùn

    成语解释:扶:帮助;支持;济:拯救。
    扶持、救济生活困苦、处境危急的人。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素知将军仗义行仁,扶危济困,不想果然如此义气!”

  • 济困扶危

    kùn fú wēi

    成语解释:济:接济;扶:扶助。
    帮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,凭着这济困扶危书一缄。”

  • 花下晒裈

    huā xià shài kūn

    成语解释:裈:有裆裤子。
    在鲜花下晒裤子。比喻不文雅,煞风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商隐《杂纂・杀风景》:“花下晒裈。”

  • 艰难困苦

    jiān nán kùn

    成语解释:困难重重;处境艰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巧团圆・书帕》:“怎奈爹爹过于详慎,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,才与他完姻缔好。”

  • 鹤困鸡群

    kùn jī qú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闲情偶寄・演习・教白》:“苟得其人,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,不则鹤困鸡群,与侪众无异。”

  • 颠乾倒坤

    diān qiān dǎo kūn

    成语解释:乾坤:指天地。
    能把天地颠倒。形容本领非常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二回:“我平生有个癖见,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,都是龙跳虎踞的精神,颠乾倒坤的手段,你道是什么呢?”

  • 昆山片玉

    kūn shān piàn yù

    成语解释:昆仑山上的一块玉。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,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,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郤诜传》:“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”

  • 救困扶危

    jiù kùn fú wēi

    成语解释: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
  • 琨玉秋霜

    kūn yù qiū s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孔融传论》:“懔懔焉,皓皓焉,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。”

  • 人困马乏

    rén kùn mǎ fá

    成语解释:人也累了;马也困乏。也指人们非常疲倦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黄元吉《流星马》:“俺两口儿三日不曾吃饮食,人困马乏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