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n的成语(共106个)
昆仑之球琳
成语解释:球琳:美玉。
昆仑山上的美玉。比喻极为珍贵的物品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坠形训》:“西北方之美者,有昆仑之球琳、琅玕焉。”
昆仑失火,玉石俱焚
成语解释:昆仑山失火,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。比喻不分好坏,同归于尽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胤征》:火焱昆冈,玉石俱焚。
昆山之下,以玉抵鸟
成语解释:昆山:昆仑山;抵:抵挡,投击。
昆仑山下的人,用玉石投击鸟。形容尽管是的东西,但多了就不足为奇了。成语出处:汉・桓谭《新论・辩施》:昆山之下,以玉抵鸟;彭蠡之滨,以鱼食犬。
衡虑困心
成语解释:形容费尽心思。语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
”。成语出处:语出《孟子・告子下》:“困於心,衡於虑,而后作。”
困心横虑
成语解释:心意困苦,忧虑满胸。表示费尽心力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下》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” 朱熹集注:“事势穷蹙,以至困于心,横于虑,然后能奋发而兴起。”
胶鬲之困
成语解释:胶鬲,商周时人,纣时因遭世乱,曾隐遁为商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胶鬲举于鱼盐之中。
”后因以“胶鬲之困”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下》:“胶鬲举于鱼盐之中。”
四海困穷
成语解释:天下的人民困苦贫穷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
兽困则噬
成语解释:兽陷困境要咬人。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谢晦传》:“然归死难图,兽困则噬,是以爰整其旅,用为过防。”
民困国贫
成语解释:人民困苦,国家贫穷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河渠志》:“当此天灾岁旱,民困国贫之际,不量人力,不顺天时,知其有大不可者五。”
公私交困
成语解释:公家私人均陷困境。
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食货志六》:“虚糜干没,公私交困焉。”
乾坤一掷
成语解释:乾坤:天下;掷:扔,投。
把天下作为一次赌注。形容下的赌注极大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过鸿沟》:谁助君王回马首,真成一掷赌乾坤。
冰壸秋月
成语解释:喻人品德清白廉洁。宋·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
”《宋史·李侗传》:“愿中如冰壸秋月,莹彻无瑕,非吾曹所及。
”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
鞍马劳困
成语解释: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,皆因老夫年纪高大,鞍马劳困之故。”
鹍鹏得志
成语解释:鹍鹏: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。
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。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。”
潜蛟困凤
成语解释:喻被埋没的贤才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鸣凤记・邹慰夏孤》:“有日皇风动,黎民欢颂。那时呵,看潜蛟困凤,终须腾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