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K
  5. kou

kou的成语(共595个)

  • 如出一口

    rú chū yī kǒu

    成语解释: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。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内储说下》:“问左右,左右言无有,如出一口。”

  • 口中蚤虱

    kǒu zhōng zǎo shī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,犹如口中之虱。故又作“口中虱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七术》:“(王)以临东阳,则邯鄣口中虱也。”

  • 拙口钝腮

    zhuō kǒu dùn sā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嘴笨,没有口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3回:“二哥,你和我一般,拙口钝腮,不要惹大哥热擦。”

  • 口蜜腹剑

    kǒu mì fù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嘴里说得动听;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。形容嘴甜心狠;阴险毒辣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唐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尤忌文学之士,或阳与之善,啖以甘言而阴陷之。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’。”

  • 口衔天宪

    kǒu xián tiān xi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口含天宪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汉恒帝永兴元年》:“当今中官近习,窃持国柄,手握王爵,口衔天宪。”

  • 反咬一口

    fǎn yǎo yī kǒu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没有抓住兽类,反而被它咬了一口。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9回:“拿奸拿双,拿不住双,反咬一口,就受不得了。”

  • 一口同声

    kǒu tóng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犹一口同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六回:“因天时尚早,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,竟是一口同声说好。”

  • 直口无言

    zhí kǒu wú yán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哑口无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一回:“众人被他骂的直口无言。”

  • 出口伤人

    chū kǒu shāng rén

    成语解释:指用恶言恶语辱骂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赵公明大怒:‘好妖道!焉敢如此出口伤人,欺吾太甚!”

  • 众口纷纭

    zhòng kǒu fēn yún

    成语解释:纷纭:多而姑乱。
    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阿纤》:“君无二心,妾岂不知?但众口纷纭,恐不免秋扇之捐。”

  • 口若悬河

    kǒu ruò xuán hé

    成语解释:若:像;悬河:瀑布;激流奔泻。
    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辩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

  • 有口难辩

    yǒu kǒu nán biàn

    成语解释:虽然有口;却难以分辩清楚。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孟夫人有口难辩,倒被他缠住身子,不好动身。”

  • 赞不绝口

    zàn bù jué kǒu

    成语解释:赞:称赞;绝:停。
    不住口地称赞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・假神仙大闹华光庙》:“字势飞舞,魏生赞不绝口。”

  • 口不应心

    kǒu bù yìng xīn

    成语解释:应:符合。
    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:“官人,你昨夜恁般说,却又口不应心,做下那事!”

  • 抠心挖胆

    kōu xīn wā dǎn

    成语解释:抠:挖。
    把心胆都挖出来。形容待人诚心诚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罪过!罪过!照这种抠心挖胆的待你,不想出在堂名中人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