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K
  5. keng

keng的成语(共41个)

  • 拊背搤吭

    fǔ bèi hè kēng

    成语解释:按住脊背,拤住咽喉。比喻控制要害。语本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夫与人斗,不搤其亢,拊其背,未能全其胜也。
    今陛下入关而都,案秦之故地,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。”按,亢,同“吭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史记・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夫与人斗,不搤其亢,拊其背,未能全其胜也。今陛下入关而都,案秦之故地,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。”

  • 批吭捣虚

    pī háng dǎo xū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批亢捣虚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一折:“凡为元帅须要机谋,批吭捣虚,为头说谎,调皮无赛。”

  • 穷坑难满

    qióng kēng nán mǎn

    成语解释:指贪心不足或饭量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翟灏《通俗编・地理》引《复斋漫录》:“刘韐以丰城尉,性不饮酒,时推官某善饮啖,抵邑公会,以谚语戏曰:‘小器易盈真县尉。’刘答曰:‘穷坑难满是推官。’”

  • 舒吭一鸣

    shū háng yī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吭:喉咙。
    禽鸟放开嗓子一声鸣叫。比喻放声发表意见或充分发泄愤慨情绪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绪论内编》卷三十七:观子瞻乌台诗案,其远谪穷荒,诚自取之矣。而抑不能昂首舒吭以一鸣,三木加身,则曰‘圣主如天万物春’,可耻孰甚焉。

  • 引吭一鸣

    yǐn háng yī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吭:喉咙。
    禽鸟放开嗓子一声鸣叫。比喻放声发表意见或充分发泄愤慨情绪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胡梦昱《竹林愚隐集・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》:去年秋,予不量狂僭,欲引吭一鸣,弟毅然赞之,既而坐罪削籍,投窜象郡。

  • 引吭高唱

    yǐn háng gāo chàng

    成语解释:吭:嗓子,喉咙。
    喉咙高声歌唱。

    成语出处:王蕙玲《人间四月天》第二卷一:“一个叫花子又从后台我来一根连响棍,边敲边唱。志摩也引吭高唱一曲英国民歌。”

  • 引吭高声

    yǐn háng gāo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引吭:放开嗓子。
    放开喉咙,高声歌唱。亦作“引吭高歌”、“啭喉高歌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倪匡《暗号之二》一:“这就是合该有事了,我由于酒兴高,所以一路“引吭高声”,唱的是“满江红”,从“怒发冲冠”开始,进屋之后,刚好唱到“壮志饥餐胡虏肉”。”

  • 引吭悲歌

    yǐn háng bēi gē

    成语解释:引:拉,伸。
    吭:喉咙,嗓子。
    放开嗓子大声歌唱。

    成语出处:冰心《樱花赞》:“墓地里尽是些阴郁的低头扫墓的人,间以喝多了酒引吭悲歌的醉客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