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K
  5. keng

keng的成语(共41个)

  • 坑绷拐骗

    kēng bēng guǎi piàn

    成语解释: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,陷害他人。亦作“坑蒙拐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魏风等《刘胡兰》:“整天价坑绷拐骗,每日里逛逛游游。”

  • 坑儒焚书

    kēng rú fén shū

    成语解释:坑:活埋;焚:烧。
    焚毁书籍,坑杀书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

  • 坑家败业

    kēng jiā bài yè

    成语解释:产业散尽,家道没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八回:“为这点子小事,弄得人坑家败业,也不算什么能为。”

  • 铿锵顿挫

    kēng qiāng dùn cuò

    成语解释:铿锵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
    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2回:“这一出戏是一套‘北点绛唇’,铿锵顿挫,韵律不用说是好了。”

  • 坑灰未冷

    kēng huī wèi lě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时间极为短暂、匆促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章碣 《焚书坑》诗:“坑灰未冷山东乱,刘、项原来不读书。”

  • 铿镪顿挫

    kēng qiāng dùn cuò

    成语解释: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
    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。

  • 硁硁自守

    kēngkēng zì shǒu

    成语解释:硁硁,也作,本义为石头撞击的声音。全句是说见识浅薄又固执己见。形容人见识浅陋而又顽固不通,无法成大器。

    成语出处:盐铁论论儒篇:“硁硁然守一道。”论语子路篇:“硁硁然小人哉。”

  • 避穽入坑

    bì jǐng rù kē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避坑落井”。

  • 当道撅坑

    dāng dào juē kēng

    成语解释:指拼个你死我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一折:我从来个路见不平,爱与人当道撅坑。

  • 捣虚批吭

    dǎo xū pī háng

    成语解释:乘虚攻击敌人要害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十样锦》第三折:“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,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。”

  • 捣虚披吭

    dǎo xū pī háng

    成语解释:捣虚:利用敌人空虚的地方攻击;吭:咽喉,比喻要害。
    攻击敌人空虚或要害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五马破曹》第一折:准备着布纲张罗擒猛兽,捣虚披吭建功劳。

  • 燔书阬儒

    fán shū gāng rú

    成语解释: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并六国,称皇帝,负怙威,燔书阬儒,自任私智。”

  • 饭坑酒囊

    fàn kēng jiǔ n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别通》:“饱食快饮,虑深求卧,腹为饭坑,肠为酒囊。”

  • 焚典坑儒

    fén diǎn kē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焚书坑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・花关索出身传》:“秦皇独霸诸侯城,焚典坑儒丧圣文。”

  • 拊背扼吭

    fǔ bèi è kēng

    成语解释:吭,喉咙。按住脊背,拤住咽喉。比喻控制要害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史记・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夫与人斗,不扼其亢,拊其背,未能全其胜也。今陛下入关而都,案秦之故地,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。”按,亢,同“吭”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