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K
  5. kai

kai的成语(共279个)

  • 开门七件事

   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无声戏》第八回:“开门七件事,件件不须钱买,取之宫中而有余。”

  • 揖盗开门

    yī dào kāi mé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接纳坏人,自取其祸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韬《记李贼事》:“望风迎附,揖盗开门……卒至恶积祸盈,如屠犬豕。”

  • 开路先锋

    kāi lù xiān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军队中的先行分队;他们要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;为后行的大部队创造行军作战的条件。后泛指行动、事业的先行者、带头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卷:“你只把(弹弓)背在身上,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,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,保镖的壮士。”

  • 奉为楷模

    fèng wéi kǎi

    成语解释:对某些人或事尊崇信奉;并当做典范、榜样。楷:法式;模:模范、典范。
    奉佛夫敷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坟・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听说刚勇的拳师,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,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。”

  • 豁然开朗

    huò rán kāi lǎng

    成语解释: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
    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”

  • 豁然开悟

    huò rán kāi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豁然大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无名氏《莲社高贤传・慧远法师》:“初闻安师讲《般若经》,豁然开悟,叹曰:‘九流异议,皆糠秕耳。’”

  • 异想天开

    yì xiǎng tiān kāi

    成语解释:异:奇异、奇特;天开:比喻凭空的;根本没有的事情。
    形容想法非常离奇、荒唐。或指解放思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,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。”

  • 悲歌慷慨

    bēi gē kāng kǎi

    成语解释:指激昂高歌,以抒发感慨。形容壮烈的气概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谢翱《登西台恸哭记》:“悲歌慷慨,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。”

  • 激昂慷慨

    jī áng kāng kǎi

    成语解释:精神振奋,情绪激昂,充满正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归庄《顾天石诗序》:“太白《古风》,而寄托深远,激昂慷慨,前无古人。”

  • 慷慨赴义

    kāng kǎi fù yì

    成语解释:慷慨:意气激昂,情绪激动。
    赴义:为正义而死。
    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朱鼎《玉镜台记・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当慷慨赴义,何用悲为!”

  • 笑逐颜开

    xiào zhú yán kāi

    成语解释: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。形容满脸笑容;十分高兴的样子。逐:驱使;颜:脸面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母亲方才转忧为喜,笑逐颜开道:'亏得儿子峥嵘有日,奋发有时。”

  • 喜逐颜开

    xǐ zhú yán kāi

    成语解释:逐:追随;颜:脸面,面容。
    形容十分喜悦,满脸笑容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,喜逐颜开,一如前番,悄悄先打发他转身。”

  • 开眉展眼

    kāi méi zhǎn yǎn

    成语解释:高兴愉快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五回:“若是有识我们的,水里水里去,火里火里去,若能够受用得一日,便死了开眉展眼。”

  • 心开目明

    xīn kāi mù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犹心明眼亮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王常传》:“闻陛下即位河北,心开目明,今得见阙庭,死无遗憾。”

  • 金石为开

    jīn shí wèi kāi

    成语解释: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。常与“精诚所至”连用。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;从而战胜一切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新序・杂事四》:“熊渠子见其诚心,而金石为之开,况人心乎?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