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K
  5. kai

kai的成语(共279个)

  • 慷慨激扬

    kāng kǎi jī yáng

    成语解释:激扬:振奋昂扬。
    精神振奋,意气昂扬。形容情绪、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韦孝宽传》:“孝宽慷慨激扬,略无顾意,士卒莫不激励,人有死难之心。”

  • 开天辟地

    kāi tiān pì dì

    成语解释:辟:开辟。
    古代神话传说;盘古氏开天辟地;才开始了人类历史。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音乐志中》:“开天辟地,峻岳夷海。”

  • 开国元老

    kāi guó yuán lǎo

    成语解释:元老: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。
    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赵普传》:“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,开国元老,参谋缔构,厚重有识。”

  • 一代楷模

    yī dài kǎi

    成语解释: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靖传》:“朕今非直成公雅志,欲以公为一代楷模。”

  • 慷慨激烈

    kāng kǎi jī liè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慷慨激昂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小云石海涯传》:“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,大奇之。”

  • 开源节流

    kāi yuán jié liú

    成语解释:开源:开辟水源;节流:节制水流。
    开辟收入的新来源;节制支出;减少消耗。比喻增收节支。

    成语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等赋府库者,货之流也。故明主必谨养其和,节其流,开其源,而时斟酌焉,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。”

  • 开国功臣

    kāi guó gōng chén

    成语解释: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回:“他见单雄信好客,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,因此借寓东岳庙中,图与交往。”

  • 喜笑颜开

    xǐ xiào yán kāi

    成语解释:颜:脸色;开:舒展;开朗。
    形容心里高兴;满面笑容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两日,方到常山,径入府中,拜谒颜太守。故人相见,喜笑颜开。”

  • 信口开河

    xìn kǒu kāi

    成语解释: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你那里休聒,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。”

  • 感慨万千

    gǎn kǎi wàn qiān

    成语解释: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、感触。

    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0章:“孙玉厚坐在这里,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。”

  • 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

    yī fū dāng guān , wàn fū mò kāi

    成语解释: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,一个人把着关口,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。形容地势十分险要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剑阁峥嵘而崔嵬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”

  • 慷慨激昂

    kāng kǎi jī áng

    成语解释:慷慨:充满正气;情绪激动。
    激昂:振奋昂扬。
    形容精神振奋;意气昂扬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柳先生集・卷三十六・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》:“今将慷慨激昂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”

  • 饭来开口

    fàn lái kāi kǒu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饭来张口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元稹《放言》诗:“酒熟餔糟学渔父,饭来开口似神鸦。”

  • 免开尊口

    miǎn kāi zūn kǒu

    成语解释:不必开口说什么。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田汉《关汉卿》第五场:“谁跟你开玩笑!这事让朱四姐出面,你就免开尊口!”

  • 情窦初开

    qíng dòu chū kāi

    成语解释:指刚刚懂得爱情(多指少女)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蜃中楼・耳卜》: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,就等到如今了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