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ng的成语(共234个)
耿耿于怀
成语解释:耿耿;形容有心事。老是放在心里;不能忘怀。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。
成语出处:宋・文天祥《贺前人正》:“心绕贺星,遥指于轸中,拳拳公寿,雪立于门外,耿耿于怀。”
忠心耿耿
成语解释:耿耿:忠诚的样子。
形容非常忠诚。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7回:“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,虽大事未成,然忠心耿耿,自能名垂不朽。”
半夜三更
成语解释: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
零点前后,也泛指深夜。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这船上是什么人,半夜三更,大呼小叫的。”
强中更有强中手
成语解释: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
成语出处:元・王晔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我想有这桃花女,怎显我的阴阳,只等问成了亲事时,不怕不断送在我手里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,恶人终被恶人磨。”
闭门羹
成语解释: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
成语出处:唐・冯贽《云仙杂记》第一卷:“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更上一层楼
成语解释: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,就要登得更高。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。
成语出处:唐・王之涣《登鹳鹤楼》诗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;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
成语解释: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答陈同甫书》:“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,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。”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
成语解释:要远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层楼。比喻站得越高,看得越远。
成语出处:唐・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诗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
成语解释:事:侍奉,服侍。
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为隋臣,不能匡救君恶,致被逆贼所弑,不能报仇,而事别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
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
成语解释:事:侍奉,服侍。
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田单列传》:“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。齐王不听吾谏,故退而耕子野。”
破屋更遭连夜雨,漏船又遭打头风
成语解释:打头风:逆风。
比喻祸不单行,接连遭受意外打击。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祸从天降,灾向地上。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,漏船又遭打头风。”
改弦更张
成语解释:换了琴弦;重新安上。比喻变更方针、计划、办法或态度。更:改换。
张:给乐器上弦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董仲舒传》:“窃譬之琴瑟不调,甚者必解而更张之,乃可鼓也。”
少不更事
成语解释:少:年少。
更:经历。
指年纪轻;阅历不多。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周顗传》:“君少年未更事。”
昼耕夜诵
成语解释:白天耕种;夜晚读书。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。诵:读书。
成语出处: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崔光传》:“家贫好学,昼耕夜诵,佣书以养父母。”
三更半夜
成语解释:一夜分为五更,三更是午夜十二时。指深夜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赵昌言传》:“四人者(陈象舆、胡旦、董俨、梁灝)日夕会昌言第。京师为之语曰:‘陈三更,董半夜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