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G
  5. ge

ge的成语(共625个)

  • 形禁势格

    xíng jìn shì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形格势禁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辛弃疾《美芹十论・观衅》:“逆亮自知形禁势格,巢穴迥遥,恐狂谋无成而窜身无所。”

  • 舞榭歌台

    wǔ xiè tái

    成语解释:供歌舞用的台榭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宋・辛弃疾《永遇乐》词:“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”

  • 村哥里妇

    cūn lǐ fù

    成语解释:谓平民百姓。里,里巷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东西汉通俗演义序》:“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,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,谈及刘季起丰沛,项羽不渡乌江,王莽篡位,光武中兴等事,无不能悉数颠末,详其姓氏里居。”

  • 可泣可歌

    kě qì kě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可歌可泣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170首:“见案上有见赐于书,哭似村诸绝,情文双至,可泣可歌。”

  • 割肚牵肠

    dù qiān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非常牵挂,很不放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7回:“吾想汝等父母、兄弟、妻子必倚门而望;若听知阵败,定然割肚牵肠,眼中流血。”

  • 对酒当歌

    duì jiǔ dāng

    成语解释: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。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。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;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”

  • 悲歌慷慨

    bēi kāng kǎi

    成语解释:指激昂高歌,以抒发感慨。形容壮烈的气概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谢翱《登西台恸哭记》:“悲歌慷慨,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。”

  • 高歌猛进

    gāo měng jìn

    成语解释:高声歌唱;奋勇前进。形容斗志高昂;勇往直前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衷心的祝愿》:“一定要牢记毛主席,周总理的遗愿,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。”

  • 人各有志

    rén yǒu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管宁传》:“太祖曰:'人各有志,出处异趣。'”

  • 枕戈泣血

    zhěn qì xuè

    成语解释:枕着兵器,哭泣见血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杀敌雪恨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桓温传》:“枕戈泣血,志在复雠。”

  • 心如刀割

    xīn rú dāo

    成语解释: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。形容极其痛苦难过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一折:“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,想起来我心如刀割,题起来我泪似悬麻。”

  • 歌于斯,哭于斯

    yú sī , kū yú sī

    成语解释:歌唱在这里,哭泣在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下》:“晋献文子成室。晋大夫发焉。张老曰:‘美哉轮焉,美哉奂焉。歌于斯,哭于斯。’”

  • 枕戈尝胆

    zhěn cháng dǎn

    成语解释:头枕兵器,口尝苦胆。形容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,或报仇雪耻心切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沈初明《劝进梁元帝第三表》:“陛下英略纬天,沉明内断,横剑泣血,枕戈尝胆。”

  • 铅刀一割

    qiān dāo yī

    成语解释:铅刀虽不锋利,偶尔用得得当,也能割断东西。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。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班超传》:“况臣奉大汉之威,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?”

  • 操刀必割

    cāo dāo bì

    成语解释:操:持。
    手里拿着刀,一定要割物。比喻办事必须及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六韬・守土》:“日中必彗,操刀必割,执斧必伐。日中不彗,是谓失时;操刀不割,失利之期;执斧不伐,贼人将来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