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G
  5. ge

ge的成语(共625个)

  • 天悬地隔

    tiān xuán dì

    成语解释:悬、隔:距离远。
    比喻相差极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陆厥传》: “一人之思,迟速天悬;一家之文,工拙壤隔。”

  • 歌舞太平

    wǔ tài píng

    成语解释:边歌边舞,庆祝太平。指粉饰太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陈显达传》:“须享尘一静,西迎大驾,歌舞太平,不亦佳哉!”

  • 止戈散马

    zhǐ sàn mǎ

    成语解释:停用兵戈,放还战马,意谓结束战争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神武帝纪下》:“止戈散马,各事家业。”

  • 洗心革意

    xǐ xīn

    成语解释:革:改变。
    洗去邪恶的想法,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苏绰传》:“凡诸牧守令长,宜洗心革意,上承朝旨,下宣教化矣。”

  • 枕戈坐甲

    zhěn zuò jiǎ

    成语解释:以戈为枕,披甲而坐。形容常备不懈,时刻准备战斗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令狐德棻等《周书・文帝纪上》:“如其首鼠两端,不时奉诏,专戮违旨,国有常刑,枕戈坐甲,指日相见。”

  • 韬戈偃武

    tāo yǎn wǔ

    成语解释:收藏兵器,停止武备。谓息兵修文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炀帝纪》:“译靡绝时,书无虚目,韬戈偃武,天下晏如。”

  • 各行其志

    xíng qí zhì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各从其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宇文孝伯传》:“尉迟运惧,私谓孝伯曰:‘吾徙必不免祸,奈何?’孝伯曰:‘今堂上有老母,地下有武帝,为臣为子,知欲何之!且委质事人,本徇名义,谏而不入,将焉逃死?足下若为身计,宜远之。’于是各行其志。”

  • 金戈铁马

    jīn tiě mǎ

    成语解释:金戈:金属制的戈;铁马:披有铁甲的马。
    挥动金戈;骑着铁马。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。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李袭吉传》:“金戈铁马,蹂践于明时。”

  • 被甲枕戈

    pī jiǎ zhěn

    成语解释:身穿坚甲,头枕兵器。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杂传十二・刘词》:“词居暇日,常被甲枕戈而卧。”

  • 兵戈抢攘

    bīng qiǎng rǎng

    成语解释: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抢攘:纷乱。
   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金史・粘葛奴甲传》:“时兵戈抢攘,道路不通,奴甲受命,毅然策孤骑。”

  • 指腹割衿

    zhǐ fù jīn

    成语解释:指腹:双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;割衿: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,怕长大后不相认,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。
    指婚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刑法志・户婚》:“诸男女议婚,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,禁之。”

  • 歌声绕梁

    shēng rào liáng

    成语解释:绕:回旋;梁:房屋的大梁。
    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。形容歌声优美动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。”

  • 冬裘夏葛

    dōng qiú xià

    成语解释:裘:皮衣;葛:葛麻衣。
    泛指美服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公羊高《公羊传・桓公七年》:“士不及兹四者,则冬不裘,夏不葛。”

  • 各有所长

    yǒu suǒ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长:长处、优点。
    各有各的长处、优点。一般多指人才而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管子・形势解》:“明主之官物也,任其所长,不任其所短,故事无不成,而功无不立。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。”

  • 卷甲韬戈

    juǎn jiǎ tāo

    成语解释:卷起铠甲,收起武器。谓停止战斗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・唐高祖武德九年》:“故卷甲韬戈,啖以金帛,彼既得所欲,理当自退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