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的成语(共549个)
深恶痛疾
成语解释:恶:厌恶;痛:痛恨。
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斯可谓之乡愿矣” 宋・朱熹集注:“过门不入而不恨之,以其不见亲就为幸,深恶而痛绝之也。”
疾首蹙额
成语解释:疾首:头痛;蹙额:皱眉。
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,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”
恶紫夺朱
成语解释:紫:古人认为紫是杂色;夺:乱;朱:大红色,古人认为红是正色。
原指厌恶以邪代正。后以喻以邪胜正,以异端充正理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恶紫之夺朱也;恶郑声之乱雅乐也;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”
额蹙心痛
成语解释:极度忧愁伤心貌。
成语出处:明天放道人《〈四声猿〉序》:“《渔阳》意气,泉路难灰,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,而勤王断国之徒,多在涂脂调粉之辈,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。”
鳄鱼眼泪
成语解释:鳄鱼:一种生性凶残,捕食人、畜的爬行动物。
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,边吃边流眼泪。比喻恶人的假慈悲。成语出处: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14章:“‘她也是他们一伙的,别以为她会哭,哭的多伤心呀,’她想,‘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!’”
疾恶如仇
成语解释:疾:厌恶;憎恨;恶:指坏人坏事。
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。成语出处:汉・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忠果正直,志怀霜月,见善若惊,疾恶如仇。”
为恶不悛
成语解释: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
成语出处:晋・干宝《搜神记》第七卷:“贾后为恶不悛。”
长恶不悛
成语解释:指长期作恶,不肯悔改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六年》:“善不可失,恶不可长,其陈桓公之谓乎,长恶不悛,从自及也。”
铜头铁额
成语解释:铜铸的头,铁打的额。形容人勇猛强悍。
成语出处:《海内十洲记・聚窟洲》:“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,长牙铜头铁额之兽。”
饿虎饥鹰
成语解释:比喻凶残贪婪。
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宗室晖传》:“侍中卢昶,亦蒙恩眄,故时人号曰:‘饿虎将军,饥鹰侍中。’”
扼腕长叹
成语解释:用手握腕,长声叹息。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琨传》:“臣所以泣血宵吟,扼腕长叹者也。”
燕雀岂知雕鹗志
成语解释: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同“燕雀安知鸿鹄志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二折:“燕雀岂知雕鹗志,顽童不解老仙机。”
穷山恶水
成语解释:穷山:荒山。
恶水:有害的河。
指贫瘠偏僻的荒山;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。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。成语出处:清・王濬卿《冷眼观》:“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,是为穷山;水虽秀而只鳞莫睹,是为恶水。”
挨饿受冻
成语解释:挨:遭受。
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。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‘救济费’。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。”
头痛额热
成语解释:见“头疼脑热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俺两口儿有些头痛额热,思想你时,见这半个衫儿,便是见您两口儿一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