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D
  5. ding

ding的成语(共391个)

  • 痛定思痛

    tòng dìng sī tòng

    成语解释: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让人震撼;也让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静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当痛之时,不知何能自处也。”

  • 大名鼎鼎

    dà míng dǐngdǐng

    成语解释: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4回:“你一到京打听人家,像他这样大名鼎鼎,还怕有不晓得的。”

  • 板上钉钉

    bǎn shàng dìngdī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决定,不能改变。

    成语出处:王蒙《蝴蝶》:“海云是已经定性、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。”

  • 安邦定国

    ān bāng dìng guó

    成语解释:邦:古代诸侯的封国;后泛指国家。
    定:使安定。
    使国家安定、巩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衣袄车》第一折:“老将军无阵云收,若题着安邦定国,受赏封侯。”

  • 盖棺论定

    gài guān lùn dìng

    成语解释:盖上棺材盖,才能下结论。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刘大夏传》:“人生盖棺论定,一日未死,即一日忧责未已。”

  • 坚定不移

    jiān dìng bù yí

    成语解释:移:改变。
    形容意志坚定;毫不动摇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唐文宗开成五年》:“推心委任,坚定不移,则天下何忧不理哉!”

  • 举棋不定

    jǔ qí bù dìng

    成语解释:举:拿起;拿着。
    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。比喻临事犹豫不决;拿不定主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弈者举棋不定,不胜其耦。”

  • 顶针续麻

    dǐng zhēn xù má

    成语解释:首尾相连,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。如:成语接龙等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、元以来的一种文字游戏。即一人说一条成语或诗文,下一个人以其尾字为首字,再接着说,说不出者为负,罚饮酒或其他。

  • 眼中钉

    yǎn zhōng dī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心中最厌恶、最痛恨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赵在礼传》:“在礼在宋州,人尤苦之。已而罢去,宋人喜而相谓曰:‘眼中拔钉,岂不乐哉?’”

  • 丁是丁,卯是卯

    dīng shì dīng , mǎo shì mǎo

    成语解释: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,不能有差错。形容对事认真,毫不含糊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3回:“我看你利害,明儿有了事,我也‘丁是丁,卯是卯’的,你也别抱怨。”

  • 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

    yī yǐn yī zhuó , mò fēi qián dìng
  • 一只碗不响,两只碗叮当

    yī zhī wǎn bù xiǎng , liǎng zhī wǎn dīng dāng
  • 心神不定

    xīn shén bù dìng

    成语解释:定:安定。
    心里烦躁,精神不安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平妖传》第五回:“这般繁华去处,怕你们心神不定,惹出什么事非来。”

  • 春秋鼎盛

  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

    成语解释:春秋:年龄。
    人年龄正处在旺盛、强壮之际。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;精力充沛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新书・宗首》:“天子春秋鼎盛,行仪未过,德泽有加焉,犹尚若比,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?”

  • 顶天立地

    dǐng tiān lì dì

    成语解释:头顶云天;脚踩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;气概豪迈。也形容敢作敢为;光明磊落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育王裕禅师法嗣・道场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,肩横榔栗,到处行脚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