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D
  5. dian

dian的成语(共339个)

  • 星星点点

    xīng xīng diǎndiǎn

    成语解释:①形容多而分散。②形容少许或细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88回:“咱爷们要想就往大里想,星星点点算不了事情!”

  • 无事不登三宝殿

   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没事不上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・白娘子永镇雷锋塔》:“白娘子道:‘无事不登三宝殿,去做什么?’”

  • 画龙点睛

    huà lóng diǎn jīng

    成语解释: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。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;使内容生动传神。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・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

  • 掂斤播两

    diān jīn bō liǎng

    成语解释:估量轻重,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过分计较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尽着你说短论长,一任待掂斤播两。”

  • 雷声大,雨点小

    léi shēng dà , yǔ diǎn xiǎ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,实际行动却很少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28卷:“雷声甚大,雨点全无。”

  • 心有灵犀一点通

   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

    成语解释:灵犀: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;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;感应灵敏;所以称灵犀。
   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。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
  • 过了这个村,没这个店

    guò le zhè gè cūn , méi zhè gè di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机会难得,机不可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3回:“这是送上门的。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,过这村,就没这店了。”

  • 万般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

    wàn bān jiē shì mìng , bàn diǎn bù yóu rén
  • 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
   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 ,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

    成语解释: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五卷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

  • 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
  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 ,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

    成语解释: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
  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5回:“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,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,可见他们官官相护,这才是‘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’,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。”

  • 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

  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 , 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

    成语解释: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
  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

    成语出处: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2章:“可是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,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。”

  • 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
    zì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 ,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

    成语解释: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
  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(正月十五,即元宵节)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(公布;公开)于市曰:“本州依例放火三日”。

  • 颠倒黑白

    diān dǎo hēi bái

    成语解释:把黑的说成白的;把白的说成黑的。比喻故意歪曲事实;混淆是非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《楚辞・九章・怀沙》:“变白以为黑兮,倒上以为下。”

  • 颠倒是非

    diān dǎo shì fēi

    成语解释:把对的说成错的;把错的说成对的。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》:“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,笺注纷罗,颠倒是非。”

  • 颠三倒四

    diān sān dǎo sì

    成语解释:指错乱没有次序。形容思路、言语、做事等条理不清、颠倒混乱;毫无次序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4回:“连拜了三四日,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,坐卧不安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