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C
  5. chu

chu的成语(共1104个)

  • 剪草除根

    jiǎn cǎo chú gēn

    成语解释:除草时要连根除掉,使草不能生长。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……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
  • 师出无名

    shī chū wú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师:军队;名:名义;理由。
   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。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高帝纪上》:“兵出无名,事故不成。”

  • 日出三竿

    chū sān gān

    成语解释: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。约为午前八、九点钟。形容天已大亮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,日晕,虹抱珥直背。”

  • 出手得卢

    chū shǒu dé lú

    成语解释:卢: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,为最胜采。
    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张瓌传》:“献捷,太祖以告领军张冲,冲曰:‘瓌以百口一掷,出手得卢矣。’”

  • 飞刍挽粒

    fēi chú wǎn lì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徐孝嗣沈文季传论》:“金城布险,峻垒绵疆,飞刍挽粒,事难支继。”

  • 触目崩心

    chù mù bēng xīn

    成语解释: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缅寻遗烈,触目崩心。”

  • 诛锄异己

    zhū chú yì jǐ

    成语解释: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。诛:杀害;锄:铲除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止足・陶季直传》:“齐武帝崩,明帝作相,诛锄异己,季直不能阿意,明帝颇忌之,乃出为辅国长史,北海太守。”

  • 出类拔群

    chū lèi bá qún

    成语解释:出:超过;类:同类;拔:超出。
    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:“窃痛友人沛国刘显,韫椟艺文,研精覃奥,聪明特达,出类拔群。”

  • 出人意表

    chū rén yì biǎo

    成语解释:表:外。
   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袁宪传》:“宪常招引诸生,与之谈论,每有新议,出人意表,同辈咸嗟服焉。”

  • 卓尔出群

    zhuó ěr chū qún

    成语解释:卓尔:特出的样子。
    指才德超出常人,与众不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陆瑜传》:“晚生后学,匪无墙面,卓尔出群,斯人而已。”

  • 触目成诵

    chù mù chéng sòng

    成语解释:成诵:能背诵。
    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。形容记忆力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陈书・陆瑜传》:“论其博综子史,谙究儒墨,经耳无遗,触目成诵。

  • 自出机杼

    chū jī zhù

    成语解释:机杼:本指织布机上的筘,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,比喻心思、心意。
    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祖莹传》:“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。”

  • 身首异处

    shēn shǒu yì chù

    成语解释: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地方。指被杀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王琳传》:“身首异处,有足悲者。”

  • 鼻头出火

    bí tóu chū huǒ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曹景宗传》:“我昔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,与年少辈数十骑,拓弓弦作礔砺声,箭如饿鸱叫,平泽中逐獐,数肋射之,渴饮其血,饥食其脯,甜如甘露浆,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,此乐使人忘死。”

  • 法出多门

    chū duō mén

    成语解释:指各部门都自立禁令,法制繁苛,政令不一,使民不知所从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・欧阳修《新唐书・刘贲传》:“或正刑于外则破律于中,法出多门,人无所措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