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的成语(共964个)
尺板斗食
成语解释: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。
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孺传》:“久为尺板斗食之吏,以从皂衣黑绶之役。”
持疑不决
成语解释:疑:疑虑。
心怀疑虑,迟迟不能决定。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薛善传》:“而崇礼犹持疑不决。”
迟疑不决
成语解释:犹豫疑惑,不能决定。
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段文振传》:“迟疑不决,非上策也。”
心驰神往
成语解释: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。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。心:心思;驰:奔向。
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史祥传》:“身在边隅,情驰魏阙。”
咫尺万里
成语解释:形容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了寥廓深远的景象和意境。也作“咫尺千里”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萧贲传》:“幼好学,有文才,能书善画,于扇上画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
尺幅千里
成语解释:一尺长的画幅,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。比喻外形虽小,包含的内容很多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昭胄传》:“幼好学,有文才,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
齿牙余论
成语解释:微末的赞扬言辞。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谢眺传》:“士子声名未立,应共奖成,无惜齿牙余论。”
风驰雨骤
成语解释:形容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。
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梁书・谢彦章传》:“每敦阵整旅,左旋右抽,虽风驰雨骤,亦无以喻其迅捷也,故当时骑士咸乐为用。”
赤地千里
成语解释:赤:空无所有。
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。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。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唐庄宗纪上》:“克用兵大掠晋绛,至于河中,赤地千里。”
迟疑未决
成语解释:形容拿不定主意。
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前蜀世家・王建传》:“昭度迟疑未决,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,脔而食之。
老成持重
成语解释:老成:老练成熟;持重:稳重;不轻浮。
原指年老有德;后形容人阅历多;稳重有经验;态度沉稳;不轻举妄动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种师中传》:“师中老成持重,为时名将,诸军自是气夺。”
三尺童子
成语解释: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胡铨传》:“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,指犬豕而使之拜,则怫然怒。”
必里迟离
成语解释:阴历九月九日。
成语出处:《辽史・嘉仪志》:“九月重九日,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,少者为负,罚重九宴。……国语谓是日为‘必里迟离’,九月九日也。”
保泰持盈
成语解释: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。
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孝宗纪赞》:“孝宗儿能恭俭有制,勤政爱民,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,用使朝序清宁,民物康阜。”
持正不挠
成语解释:挠:弯曲。
主持公道,不偏不向,不屈服。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蒋冕传》:“冕当正德之季,主昏政乱,持正不挠,有匡弼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