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B
  5. ben

ben的成语(共300个)

  • 原原本本

    yuán yuán běnběn

    成语解释:原原:探究原始;本本:追究根本。
    原指探究事物的本源。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经过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叙传下》:“元元本本,数始于一。”

  • 本本源源

    běnběn yuán yuán

    成语解释:本本:根本;源源:源头。
    多指事物的根源和本相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2回:“从头至尾,抹角转弯,本本源源,滔滔汩汩的,告诉母亲一遍。”

  • 拔本塞源

    běn sè yuán

    成语解释:本:根本,根源。
    拔起树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慕容垂载记》:“将军欲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者,自可任将军兵势,何复多云。”

  • 本末倒置

    běn mò dào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
    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金 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
  • 笨鸟先飞

    bèn niǎo xiān fēi

    成语解释:笨拙的鸟先飞起来;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;害怕落到别人后面;比别人先着手做事。也作“夯鸟先飞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二哥,你得了官也。我和你有个比喻:我似那灵禽在后,你这等坌(笨)鸟先飞。”

  • 本来面目

    běn lái miàn mù

    成语解释:本来:原来的;面目:面貌。
    原是佛教用语;指人的本性;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老人行》诗:“一任秋霜换鬓毛,本来面目常如故。”

  • 变本加厉

    biàn běn jiā lì

    成语解释:本:本来;原先;加:更加;厉:厉害;猛烈。
    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加发展。现也形容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萧统《序》:“盖踵其事而增华,变其本而加厉,物既有之,文亦宜然。”

  • 还其本来面目

    huán qí běn lái miàn mù

    成语解释:让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况显露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五:莫思善,莫思恶,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。

  • 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

   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 , yōng rén zì rǎo zhī

    成语解释:指本来没有事,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陆象先传》: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扰之为烦耳。”

  • 万马奔腾

    wàn mǎ bēn téng

    成语解释: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奔腾:跳跃着奔跑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刘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尽意无尽,万马奔腾山作阵。”

  • 德本财末

    běn cái mò

    成语解释:谓治国平天下,德为根本,财由德致,故理财为末。语本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德者,本也;财者,末也。
    ”孔颖达疏:“德能致财,财由德有,故德为本财为末也。
    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德者,本也;财者,末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德能致财,财由德有,故德为本财为末也。”

  • 本末终终

    běn mò zhōng shǐ

    成语解释:本末:树根和树梢;终始:事情的结局和开头。
    指事物有本有末,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大学》: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  • 疲于奔命

    pí yú bēn mìng

    成语解释:疲:疲乏;劳累;奔命:奉命奔走。
    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;精疲力竭。后指忙于奔走应付;非常疲劳。也形容事情繁多;忙得精疲力尽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袁绍传》:“使敌疲于奔命,人不得安业,我未劳而彼已困,不及三年,可坐剋也。”

  • 正本清源

    zhèng běn qīng yuán

    成语解释: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清源:从起源上整理。
    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;彻底解决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武帝纪》:“思与天下式明王度,正本清源,于置胤树嫡,非所先务。”

  • 慈悲为本

    cí bēi wéi běn

    成语解释:慈悲:慈善和怜悯。
    原佛教语,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高逸传论》:“今则慈悲为本,常乐为宗,施舍惟机,低举成敬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