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重难返
- 拼音
- jí zhòng nán fǎn
- 注音
- ㄐㄧˊ ㄓㄨㄥˋ ㄋㄢˊ ㄈㄢˇ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極重難返
- 近义词
- 极重不反
更新:2025-10-30 09:49
清・顾炎武《日知录・苏松二府田赋之重》:“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,始于景定,讫于洪武,而征科之额,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。”
作宾语、定语、谓语;指习惯难改。
‘九一八’事变以来……形成了目前‘共赴国难’的团结抗战,这实在是国家民族的最大喜事。然而有许多事体极重难返。郭沫若《羽羽集·武装民众之必要》
弊病已至极重,很难改正。见“积重难返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积重难返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积重难返”或作“积重难反”。指弊病累积变为严重了,就难以返回原来状况。见用于明・张居正〈陈六事疏〉。张居正,字叔大,号太岳,明江陵人。他在穆宗时入阁,目睹自嘉靖、隆庆到万历年间,政治经济百病丛生,长期累积下的弊端难以革除,国家汲汲可危。所以他上了〈陈六事疏〉,提出六个改革政治的方案,建议皇上整饬吏治,以富国强兵,中有“近来风俗人情,积习生弊,有颓靡不振之渐,有积重难反之几”之句。此处用了“积重难反”,反,通“返”。后来“积重难返”用来指长期累积成的不良习惯与弊病,难以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