仆仆风尘
- 拼音
- pú pú fēng chén
- 注音
- ㄆㄨˊ ㄆㄨˊ ㄈㄥ ㄔㄣˊ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僕僕風塵
- 近义词
- 风尘仆仆
更新:2025-10-30 10:38
《太平天国・天情道理书》:“去国立乡,抛妻弃子,数年之间,仆仆风尘,几经劳瘁。”
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奔波忙碌,旅途劳累。
茅盾《如是我见我闻》:“身兼车主与司机,仆仆风尘,形同负贩,但也照样赚钱。”
犹“风尘仆仆”。见“风尘仆仆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风尘仆仆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 “风尘仆仆”系由“风尘”及“仆仆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风尘”是出自汉・秦嘉〈与妻书〉。秦嘉,字士会,东汉陇西人。桓帝时,秦嘉为郡上计簿吏,因此须向中央报告该郡境内所有统计数据。有次,妻子徐淑因病返回老家,来不及当面告别,于是互赠诗文抒发思念之情,《玉台新咏》即收录有秦嘉〈赠妇〉诗三首。〈与妻书〉一文里提到“当涉远路,趋走风尘。”写的是:出差的路途遥远,一路上必然劳顿地趋走在风沙尘土中。 “仆仆”则是出自宋朝高斯得〈经筵进讲故事〉。文中指出近年来,士大夫汲汲于爵禄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种风气,廉耻道德为之沦丧。也因为这样,使得近来负监督纠弹谏诤之责的台谏官员,“既往后来,仆仆道路”,也就是往返奔波,旅途劳顿。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“风尘仆仆”,用来形容奔波忙碌,旅途劳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