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动式的成语(共1038个)
挂冠而去
成语解释:冠:官帽。
指辞去官职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逢萌传》:“时王莽杀其子宇,萌谓友人曰:‘三纲绝矣!不去,祸将及人。’即解冠挂东都城门,归,将家属浮海,客于辽东。”
刮骨去毒
成语解释: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,彻底医治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关羽传》:“矢镞有毒,毒入于骨,当破肩作创,刮骨去毒,然后此患乃除耳。”
狗恶酒酸
成语解释:比喻环境险恶,使人裹足不前。
成语出处: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:“人有市酒而甚美者,置表甚长,然至酒酸而不售。问里人其故?里人曰:‘公之狗甚猛,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,狗辄迎而吠之,是以酒酸不售也。’”
拱手让人
成语解释:拱手:双手合抱在胸前,以示敬意。
恭顺地让给别人。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、附庸。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41回:“明知众寡不敌,守不住这个青岛,但若拱手让人,殊不甘心。”
割臂盟公
成语解释: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
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告老还家
成语解释:告老:因年老而告退;还:回,返;家:故乡、故里。
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4回:“名唤王忠,曾做过宰辅,如今告老还家。”
附骥名彰
成语解释:附:依附;骥:千里马;彰:显著。
依附有名望者,使自己显名于世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、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
抚景伤情
成语解释: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。
成语出处:元・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三折:“登高望远,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,处处洒穷途之泣。”
发踊冲冠
成语解释:同“发上冲冠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徐爰《旄头说》:“臣谓壮士之怒,发踊冲冠,义取於此。”
恩甚怨生
成语解释:给予太多的恩惠,反而会引起怨恨。
成语出处:《亢仓子・用道》:“恩甚则怨生,爱多则憎至。”
顿首再拜
成语解释:顿首:以头叩地而拜;再拜:拜两次。
古代的一种跪拜礼。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勾践顿首再拜曰:‘孤尝不料力,乃与吴战,困于会稽,痛于骨髓,日夜焦唇干舌,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,孤之愿也。’”
断手续玉
成语解释:断:砍下;续:接上。
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。比喻得不偿失。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用人》:“不察私门之内,轻虑重事,厚德迫祸,是断手而续以玉也,故世有易身之祸。”
断凫续鹤
成语解释:凫:野鸭;续:接续;鹤:仙鹤。
截断野鸭的短腿接到仙鹤的长腿。比喻做事违反自然规律。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政闻时言・外债平议》:“今我国于此种机关,百不一具,而惟断凫续鹤,欲袭取其企业之形式以移植于我国,是以格格而不入也。”
睹影知竿
成语解释:睹:见;竿:竹竿。
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。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物。成语出处:清・刘熙载《艺概・诗概》:“正面不写写反面,本面不写写对面、旁面,须睹影知竿乃妙。”
触机便发
成语解释:机:弓弩上的发箭器。
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,一经触发,箭便射出。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韦思谦传》:“吾狂鄙之性,假以雄权,触机便发,固宜为身灾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