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动式的成语(共1038个)
熏陶成性
成语解释:熏陶:感化,培养;性:习惯。
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程颐传》:“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,亦必延名德之士,使与之处,以熏陶成性。”
狧糠及米
成语解释:狧:通“舐”,用嘴舔。
比喻贪婪蚕食或由表及里,逐步进逼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吴王濞列传》:“语有云之,‘狧糠及米。’”
升山采珠
成语解释:到山上去采珍珠。比喻办事的方向、方法错误,一定达不到目的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刘玄传》:“兴化致理,譬犹缘木求鱼,升山采珠。”
升堂拜母
成语解释:升:登上;堂:古代指宫室的前屋。
拜见对方的母亲。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。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瑜传》:“坚子策,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”
去而之他
成语解释:去:离开;之:往。
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》:“卒之东郭墦间,之祭者,乞其余,不足,又去而之他。”
取辖投井
成语解释: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陈遵传》:“遵嗜酒,每大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。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
囊萤照读
成语解释:用口袋装萤火虫,照着读书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
囊萤照书
成语解释:囊萤: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。
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
开科取士
成语解释:科:科举考试。
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。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,为国求贤,这是何等大典。”
九转丸成
成语解释:转:循环变化;丸:指金丹。
道家语,指炼得九转金丹。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。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金丹》:“其一转至九转,迟速各有日数多少,以此知之耳。其转数少,其药力不足,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;其转数多药力成,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。”
鉴影度形
成语解释:观察揣度人的形迹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2回:“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,一齐摆出仔细瞧看,或者寸纸,或者只字,鉴影度形,一概俱无,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。”
见善必迁
成语解释:迁:去恶从善。
遇到好事,一定去做。成语出处:唐・陆贽《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》:“以陛下天姿英圣,傥加之见善必迁,是将化蓄怨衔恩,反过差为至当。”
剪发杜门
成语解释:剪发:剪掉头发,指削发为僧。
杜门:闭门。
剪发为僧,闭门不出。成语出处:明・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由是以之,则今之高爵显位,一旦抵罪,或脱身以逃,不能容于远近,而又有剪发杜门,佯狂不知所之者,其辱人贱行,视五人之死,轻重固何如哉?”
祸绝福连
成语解释:指灾祸消失,好运接连不断。
成语出处: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四十二卷:“万神即时倒,合会琼羽门。使令散祸,祸绝福连。上寝玉堂,世受名仙。”
患至呼天
成语解释:患:祸患;呼:喊。
形容事前不作准备,灾祸临头,求天救助。成语出处: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患至而后呼天,不亦晚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