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人为善
更新:2025-10-30 04:58
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取诸人以为善,是与人为善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
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明 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某行虽不谨,而肯与人为善;某等行虽端谨,而好以佛法害人。”
“为”,读作“wéi”,不能读作“wèi”。
啄木鸟吃害虫 —— 与人为善
1. 圭 (谜底:与人为善)
2. 闺中 (谜底:与人为善)
战国时期,孟子给学生上课经常拿子路的例子来教育他们:“子路十分虚心听取别人指出他的毛病与不足,然后加以改正。从历史上看,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别人的优点、长处,自己来实行善事。如舜、禹等都是如此。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与人为善。”
赞助别人做好事。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取诸人以为善,是与人为善者也,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《文明小史・第九回》:“想你们教士也是与人为善,断不肯叫我为难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