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成语近义词
  4. 不动声色的近义词成语

不动声色的近义词成语

不动声色的近义词成语有:不露声色无动于衷泰然自若

不动声色的近义词成语详解

1、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
成语解释:露:显露;声:说话的声音或语气;色:脸上的表情。
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、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
成语出处:清・王韬《淞隐漫录・蓟素秋》:“女知为所绐,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。女固黠,不露声色,静以待之。”
2、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
成语解释:衷:内心。
丝毫没有触动内心。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;漠然置之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闻之漠然良久,若不能无动于衷者。”
3、泰然自若 tài rán zì ruò
成语解释:泰然:镇静的样子;自若:跟平常一样。
形容碰上意外、严重或紧急的情况;能沉着镇静;不慌不忙。
成语出处:《金史・颜盏门都传》:“有敌忽来,虽矢石至前,泰然自若。”

不动声色的意思bù dòng shēng sè

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
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
出处:宋・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,可谓社稷之臣矣。”

不动声色的反义词成语

“不动声色”单字解释

* 不动声色的近义词有:不露声色,无动于衷,泰然自若。不动声色[bù dòng shēng sè]的解释: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
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