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āshēnchéng

杀身成义

拼音
shā shēn chéng yì
注音
ㄕㄚ ㄕㄣ ㄔㄥˊ ㄧˋ
情感
中性成语
繁体
殺身成義
近义词
杀身成仁

杀身成义的意思解释

犹言杀身成仁。

杀身成义出处

《晋书・阎欑传》:“假令如今,吕后必谓昌已反,夷其三族,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。”

杀身成义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
杀身成义例子

《北史·崔鉴崔模等传论》:“模雄壮之烈,楷忠贞之操,杀身成义,临难如归,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。”

杀身成义详细解释

杀身成义释义

即“杀身成仁”。见“杀身成仁”条。

杀身成义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杀身成仁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杀身成仁”是指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性命。这句话出自于《论语・卫灵公》篇孔子所说的一段话。孔子说:“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这段话的大意是说:志士仁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做出违背仁德的事,反而会为了护卫仁德的标准而牺牲性命。为什么孔子会如此强调“仁”的重要呢?因为“仁”就是“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”,在家里面就是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的关系;扩大到社会上,就是君臣有礼、朋友有义的关系。这种关系就是伦常,所以孔子说:“君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。”(《论语・学而》)“仁”从个人修身做起,最后扩充成为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力量。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,就是“大同世界”的达成。因此为了维系“仁”的标准,君子是可以牺牲性命的。孟子把孔子的“仁”用“义”来解释,“义”就是公益,往往和个人私利是冲突的。孟子说:“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(《孟子・告子上》)当“义”和“利”不可兼得的时候,为了公益,是要“舍生取义”的。性命虽是个人最大的私利,但是为了社会国家的利益,必要时可以牺牲。这正和“杀身成仁”的精神一样,也正是传统儒家的坚持的修身原则。

杀身成义书证

  • 01.《晋书・卷四八・阎缵列传》:“假令如今,吕后必谓昌已反,夷其三族,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!”
  • 02.《梁书・卷三四・张缅列传》:“譬弹冠而振衣,犹自别于泥滓;且杀身以成义,宁露才而扬己。”

杀身成义翻译

  1. 英语 die to achieve virtue(die a martyr to a noble cause)

“杀身成义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shā
    杀(殺)shā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:杀生。杀敌。杀鸡取卵。杀一儆百。战斗,搏斗:杀出重围。消减:杀风景。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:肥皂水杀了眼睛。收束:杀价。杀尾。勒紧,扣紧:杀车。用…
  • 】shēn
    身shēn人、动物的躯体,物体的主要部分:身躯。人身。身材。身段。船身。树身。指人的生命或一生:身世。献身。亲自,本人:自身。亲身。身教。身体力行。统指人的地位、品德:出身。身分(…
  • 】chéng
    成chéng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学成才。蔚然成风。…
  • 】yì
    义(義)yì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:正义。义不容辞。义无反顾。仗义直言。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义举。义务。义愤。义演。见义勇为。情谊:义气。恩义。义重如山。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:意…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