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立名目
更新:2025-10-30 22:11
明・李开先《闲居集》:“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,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,巧立名目,作为册外,私自收受。”
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向企业巧立名目收费的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。
“名”,读作“míng”,不能读作“mín”。
“立”,不能写作“为”。
啰 (谜底:巧立名目)
定出许多名目,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。《明史・卷一九二・张原传》:“民既困矣,而贡献者复巧立名目,争新竞异,号曰:『孝顺』。”《清史稿・卷二九四・诺岷传》:“上屡饬各省督察有司,耗羡既归公,不得巧立名目,复有所取于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