冥顽不灵的意思解释
形容无知的愚昧;不聪明;难开化。
冥顽不灵出处
唐・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不然,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”
冥顽不灵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冥顽不灵例子
冥顽不灵藐王章,羊狠狼贪性狂恣。(清・叶廷琯《鸥陂渔话 严戊卿捕鳄行纪诛潮匪事》)
冥顽不灵正音
“冥”,读作“míng”,不能读作“mí”。
冥顽不灵辨形
“冥”,不能写作“明”。
冥顽不灵辨析
“冥顽不灵”与“愚昧无知”有别:“冥顽不灵”侧重于脑子笨;难开化;“愚昧无知”则只表示没有知识;什么也不懂。
冥顽不灵故事
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因为《谏迎佛骨表》得罪了唐宪宗,被贬到潮州当刺史。他上任后,听说当地的恶溪里有鳄鱼伤害人畜,就写一篇《祭鳄鱼文》去警告鳄鱼7日内迁往南海。如果继续冥顽不灵的话将遭到捕杀,正好一场暴雨赶走鳄鱼。
冥顽不灵详细解释
冥顽不灵释义
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。语出唐・韩愈〈祭鳄鱼文〉。△“执迷不悟”
冥顽不灵典源
唐・韩愈〈祭鳄鱼文〉(据《全唐文・卷五六八・韩愈》引)
潮之州,大海在其南,鲸鹏之大,虾蟹之细,无不容归,以生以食,鳄鱼朝发而夕至也。今与鳄鱼约:尽三日,其率[1]南徙于海,以避天子之[2]。三日不能至五日,五日不能至七日,七日不能,是终不肯徙也,是不有[3]听从其言也;不然,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夫傲天子之命吏,不听其言,不徙以避之;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,皆可杀。刺史则选材技吏民,操强弓毒矢,以与鳄鱼从事,必尽杀乃止。其无悔!
注解
[1]丑类:指鳄鱼。
[2]命吏:天子任命的官吏。
[3]刺史:职官名。古代司地方纠察的官,后沿称地方长官。
冥顽不灵典故
唐宪宗时,韩愈因建议皇帝不要迎佛骨,被贬任潮州刺史。韩愈到了潮州后,关心民间疾苦,深受人民爱戴。那时,潮州鳄鱼为患,伤害人畜。韩愈知道后,写了一篇〈祭鳄鱼文〉,列举鳄鱼残害老百姓的罪状,告知鳄鱼,牠们的行径已经危害到百姓,劝鳄鱼们即日起搬迁。如果约定的时间到了,鳄鱼还不搬迁,那就证明牠们冥顽不灵,韩愈要派大批人马,用强弓毒矢将鳄鱼杀掉。据说,数日后鳄鱼集体搬离,潮州再无鳄鱼为患。后来“冥顽不灵”被用来指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。
冥顽不灵书证
- 01.唐・韩愈〈祭鳄鱼文〉:“今与鳄鱼约:尽三日,其率丑类南徙于海,以避天子之命吏。三日不能至五日,五日不能至七日,七日不能,是终不肯徙也,是不有刺史,听从其言也;不然,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”(源)
- 02.清・和邦额《夜谭随录・卷四・周琰》:“贫道之来,宁有恶举?以公将沦于异类,故相援手,夫何冥顽不灵以至于此!”
- 03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九回:“这人想是冥顽不灵,也不晓得宗师的美意。”
冥顽不灵用法
语义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。贬义。
类别用在“固执不改”的表述上。
例句
①他是个冥顽不灵的人,你就是再劝也没用。
②他老是不听别人的劝告,一意孤行,真是冥顽不灵。
③你应该改掉冥顽不灵的个性,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。
④他这个人冥顽不灵,任你如何劝他,他都不会听的。
⑤无论如何冥顽不灵的人,也会因为别人为他无尽的付出而感动。
⑥赵董的个性冥顽不灵,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,才会导致生意失败。
⑦老李那个冥顽不灵的儿子,怎么告诫都没用,昨天又跟同学打架了。
冥顽不灵辨识
同义“冥顽不灵”及“执迷不悟”都有顽固,不知醒悟的意思。
异义“冥顽不灵”侧重愚昧不开窍;“执迷不悟”侧重坚持错误观念。
例句
| 冥顽不灵 | 执迷不悟 | 例句 |
|---|---|---|
| ✅ | ❌ | 无论如何冥顽不灵的人,也会因为别人为他无尽的付出而感动。 |
| ❌ | ✅ | 犯错是常见的,但如犯了错还执迷不悟,那就无药可救了。 |
冥顽不灵翻译
- 英语 silly and clumsy
“冥顽不灵”的单字解释
- 【冥】míng冥míng昏暗:幽冥。冥蒙。晦冥。深奥,深沉:冥思。冥想。冥心。糊涂,愚昧:冥顽不灵。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:冥界。冥府。冥婚。冥衣。冥寿。笔画数:10;部首:冖;笔顺编号:4…
- 【顽】wán顽(頑)wán愚钝:愚顽。冥顽不灵(愚昧顽钝不灵活)。不容易变化或动摇:顽固。顽强。顽敌。顽症。刁顽。负隅顽抗。淘气,胡闹:顽皮。顽童。同“玩”①②。笔画数:10;部首:页;笔顺编…
- 【不】bù不bù副词。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…
- 【灵】líng灵(靈)líng有效验:灵验。灵丹妙药。聪明,不呆滞:灵巧。机灵。灵慧。敏捷的心理活动:灵机。灵感。灵性。精神:灵魂。心灵。英灵。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:神灵。精灵。反映敏捷,活动迅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