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īngwènzuì

发兵问罪

拼音
fā bīng wèn zuì
注音
ㄈㄚ ㄅㄧㄥ ㄨㄣˋ ㄗㄨㄟˋ
情感
繁体
發兵問罪
近义词
兴师问罪

发兵问罪详细解释

发兵问罪释义

发兵,即“兴师”。“发兵问罪”即“兴师问罪”。见“兴师问罪”条。

发兵问罪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兴师问罪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兴师问罪”的“师”,指的是军队。“兴师问罪”就是出兵讨伐有罪者。这句成语见用于唐・樊绰《蛮书・卷四・名类》。爨(cuàn)本是蜀汉时期南中(今云南、贵州一带)大姓之一。东晋时期,爨氏世代驻守于南中之地,形成地方割据局面,“爨”逐渐由姓氏变成民族泛称,中原民族于是称其为“爨蛮”。隋唐之际,爨蛮分裂成东、西两爨:东爨的主体民族为“乌蛮”;西爨的主体民族为“白蛮”,其中又包含了蒙巂、越析、浪容、邆睒、施浪、蒙舍六个部落。唐玄宗时,两爨的主祭崇道带领群众动乱,玄宗召来蒙舍部的蒙归义前往平乱。乱平后不久,崇道又杀了被任命为南宁都督的爨归王,归王被害,他的妻子阿姹回到自己的乌蛮部借兵,发兵征讨崇道,转变成整个爨族的内乱。阿姹又派遣使者去请求蒙归义替自己复仇,蒙归义为安抚他们,先让归王之子守偶继承父业,任宁州都督,并将女儿许配给他,另外,也将自己的另一个女儿许配给崇道的儿子辅朝。然而,崇道虽然表示愿意停战,但其实仍旧不时发兵攻伐守偶母子,阿姹只好再请蒙归义出面,蒙归义于是带领军队讨伐崇道。崇道战败,向南逃到黎州,他的家人和亲信都被俘虏,蒙归义并杀了辅朝带回自己的女儿,崇道本人最后也被杀。此次战役,让爨族的各部元气大伤,从此分崩离析,积弱不振。唐代樊绰的《蛮书》为云南史籍,记载了此段历史,对于阿姹母子求蒙归义起兵代为征讨崇道一事写到:“阿姹又诉于归义,兴师问罪。”这里的“兴师问罪”就是指发动军队前去讨伐有罪者。今日则多用来指前去宣布他人罪状,严加谴责。

发兵问罪书证

  • 01.《飞龙全传》第四八回:“今天子发兵问罪,汝等快快献关,可免一死。”

“发兵问罪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fā
    发(發)fā交付,送出:分发。发放。发行(批发)。放,射:发射。百发百中。焕发。表达,阐述:发表。发凡(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)。阐发。散开,分散:发散。开展,张大,扩大:发展…
  • 】bīng
    兵bīng武器: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没有沾血,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)。战士,军队: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见(指武装冲突)。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:兵法。兵家。兵机…
  • 】wèn
    问(問)wèn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:询问。问答。问题。问鼎(指图谋夺取政权)。问津。质问。过问。为表关切而询问:慰问。问候。问长问短。审讯,追究:审问。问案。唯你是问。管,…
  • 】zuì
    罪zuì犯法的行为:犯罪。罪人。认罪。有罪。罪恶。罪名。罪魁。罪行。罪证。罪责。罪孽(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)。罪不容诛。过失,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:功罪。罪愆。罪尤(“尤”,…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