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éxiān

捷足先得

拼音
jié zú xiān dé
注音
ㄐㄧㄝˊ ㄗㄨˊ ㄒㄧㄢ ㄉㄜˊ
情感
中性成语
近义词
捷足先登

捷足先得的意思解释

捷:快;敏捷;足:脚步。
跑得快先得到。指行动敏捷的人先达到目的。

捷足先得出处

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・迎驾》:“自古道:‘中原逐鹿,捷足先得。’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。”

捷足先得用法
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。

捷足先得例子

尚炯笑着说:“自然是捷足者先得之。”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六章)

捷足先得正音

“得”,读作“dé”,不能读作“děi”、“dě”。

捷足先得辨析

捷足先得”和“捷足先登”有别:“捷足先得”多适用于可以跟“”照应的事例;着眼于“先到手”;“捷足先登”多适用于可以跟“登”照应的事物;着眼于“先登上去”。有些既可以登又可以得的事物;二者都可用。

捷足先得歇后语

中原逐鹿 —— 捷足先得

捷足先得详细解释

捷足先得释义

犹“捷足先登”。见“捷足先登”条。

捷足先得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捷足先登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捷足先登”原作“疾足先得”,见于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。据载,秦朝末年,天下苦于秦之苛政已久,各路豪杰纷纷起兵抗暴,争夺天下。刘邦起于泗水,韩信是他的手下大将。韩信打败齐王田广后,被封为齐王,当时拥有的武力比刘邦还要强大,谋士蒯(kuǎi)通于是劝他背叛刘邦,暗通项羽,将来再自立为王。当时韩信并没有接受蒯通的建议,反而是刘邦对韩信起了疑心,后来借机将他贬为淮阴侯,使韩信心有不甘,才暗中联络另一大将陈豨(),准备谋反。然而当时刘邦的势力已经成熟,接到密报后便亲自带兵平息了这场叛变。韩信被杀前,无限懊悔,他叹息著说:“我真恨自己当初不采用蒯通的计谋。”刘邦得知此言,便派人把蒯通抓来,想杀了他,蒯通争辩说:“秦失去了政权,各路豪杰群起而争之,才能高、动作快的自然就能争得天下。现在精锐尽出,每个人都想要称王,难不成您要把这些人全都杀了?况且当时韩信是我的主人,尽忠于主,本理所当然,我又有什么错呢?”刘邦听了这番话,想想也不无道理,于是便放了他。蒯通对刘邦所说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“捷足先登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行动最快者先达到目的。

捷足先得书证

  • 01.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一五出:“自古道:『中原逐鹿,捷足先得』,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。”
  • 02.清・蓝鼎元〈潮属城池总论〉:“郡城扼要在湖山,置之城外,苟为捷足先得,兹城岂可守哉!”

捷足先得翻译

  1. 英语 The most active will win.

“捷足先得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jié
    捷jié战胜:捷音。报捷。捷报。战胜所获:献捷。快,迅速:捷速。捷径(敏捷机巧)。快捷。敏捷。捷足先登。笔画数:11;部首:扌;笔顺编号:12115112134
  • 】zú
    足zú脚:足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足迹。足球。足坛。失足。高足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足轻重。画蛇添足。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:鼎足。碗足。充分,够量:足月。足见。足智多谋。完全:足以…
  • 】xiān
    先xiān时间在前的,次序在前的,与“后”相对:先前。先期。原先。先驱。先河(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,后祭海,以河为海的本源,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)。先觉(jue)。先见之明。先发制人…
  • 】dé
    得dé获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k恘g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济。心得。适合:得劲。得当(d刵g)。得法。得体。满意:得意。扬扬自得。完成,实现:饭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满足名…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