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蝉脱壳的意思解释
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。比喻用计脱身;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。
金蝉脱壳出处
元・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四折:“天也,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?”
金蝉脱壳用法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。
金蝉脱壳例子
如今便赶着躲了,料也躲不及,少不得要使个“金蝉脱壳”的法子。(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)
金蝉脱壳正音
“壳”,读作“qiào”,不能读作“ké”。
金蝉脱壳辨形
“蝉”,不能写作“蚕”、“殚”。
金蝉脱壳歇后语
诸葛亮借东风 —— 金蝉脱壳
金蝉脱壳谜语
知了飞了 (谜底:金蝉脱壳)
金蝉脱壳详细解释
金蝉脱壳释义
金蝉蜕变于脱去外壳。比喻利用假象借以脱身。※语或本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。△“逃之夭夭”、“溜之大吉”
金蝉脱壳典源
※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
至次日天晓,探事人告曰:“吕布将三万军,下虎牢关搦战。”冀王问众官:“谁与温侯决战?”言未尽,有长沙太守孙坚,引军出马,与吕布对阵。交马都无三合,[1]大败。[2]赶入大林。吕布发箭射孙坚,孙坚使今(金)蝉蜕壳计。孙坚却将袍甲挂于树上走了。吕布将孙坚的头盔战袍,使健将杨奉上虎牢关,与太师董卓去。正行之次,路逢张飞,夺了头盔战袍。
注解
[1]孙坚:公元155∼191,字文台。东汉末期名将,孙策、孙权之父,军事家孙伍的后人。
[2]吕布:字奉先,东汉时人,生卒年不详。为董卓义子,后因董卓暴虐,与王允联手杀董卓,拥兵割据,最后为曹操所擒杀。
金蝉脱壳典故
“金蝉脱壳”是指蝉的成长过程中,会蜕变脱去外壳。壳留下来,但蝉已飞走。可以用来比喻人利用假象以脱身。在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就利用到此句成语:董卓废杀少帝后,立献帝,因专制朝政,所以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强的共愤,纷纷起兵反对董卓。各方人马以袁绍为盟主,长沙太守孙坚被任命为讨卓联军的先锋。袁绍堂弟袁术因妒忌孙坚勇猛善战,故意不发粮草给孙坚,造成孙坚军中因缺粮而大乱。董卓义子吕布知道后,夜袭孙坚军营,孙坚大败。孙坚与部将突围而逃,吕布紧追不舍。孙坚急中生智,将袍甲挂在树上,吕布追兵远远望见孙坚袍甲,但因畏惧孙坚英勇不敢近前,只有远远用箭乱射。后来不见动静,近看,才知中计,孙坚早已脱身逃走。
金蝉脱壳书证
- 01.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四:“我专心为你,岂复有他恋?只要做得没个痕迹,如金蝉脱壳方妙。”
- 02.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五回:“这贲四巴不得要去,听见这一声,一个金蝉脱壳走了。”
- 03.清・李渔《闲情偶寄・卷五・演习部・授曲・吹合宜低》:“先则人随箫笛,后则箫笛随人,是金蝉脱壳之法也。”
- 04.《红楼梦》第二七回:“如今便赶著躲了,料也躲不及,少不得要使个『金蝉脱壳』的法子。”
金蝉脱壳用法
语义比喻利用假象借以脱身。
类别用在“巧妙脱身”的表述上。
例句
①凶手巧使金蝉脱壳之计,让追捕他的人扑了个空。
②张三欠下这么多债务,小心他来个金蝉脱壳,一走了之 。
③当箱子打开时,原被锁在里面的魔术师早已金蝉脱壳不见了。
④当警方赶到时,在混乱中弄错对象,主嫌就趁机金蝉脱壳,逃逸无踪了。
⑤当警方掀开被子一看,才发现床上睡的是个假人,真凶早已金蝉脱壳得逞了。
金蝉脱壳辨识
同义“金蝉脱壳”及“逃之夭夭”都有逃脱的意思。
异义“金蝉脱壳”特别强调是用计逃脱;“逃之夭夭”则仅有逃脱之义。
例句
| 金蝉脱壳 | 逃之夭夭 | 例句 |
|---|---|---|
| ✅ | ❌ | 凶手巧使金蝉脱壳之计,让追捕他的人扑了个空。 |
| ❌ | ✅ | 赌徒一听到警察来了,马上抱头鼠窜,逃之夭夭。 |
金蝉脱壳翻译
- 英语 escape unnoticed
- 日语 計略(けいりやく)を設けてそっと脱走(だっそう)すること
- 法语 s'esquiver(s'éclipser)
- 俄语 убегáть с помощью ловкого манёвра
“金蝉脱壳”的单字解释
- 【金】jīn金jīn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色,质软:黄金。金子。金笔。金一类的,具有光泽、延展性,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(汞除外)。:金属。五金(旧指金银铜铁锡)。合金…
- 【蝉】chán蝉(蟬)chán昆虫,种类很多,雄的腹面有发声器,叫的声音很大:蝉联。蝉蜕。蝉韵(蝉鸣)。寒蝉。金蝉脱壳。古代的一种薄绸,薄如蝉翼:蝉纱。笔画数:14;部首:虫;笔顺编号:2512…
- 【脱】tuō脱tuō离开,落掉:脱产。脱发(f?)。脱节。脱离。脱落。脱贫(摆脱贫困)。脱稿(完成著作)。脱手。摆脱。挣脱。临阵逃脱。遗漏:脱漏。脱误。脱文(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。亦称“夺文”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