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成语分类
  4. ABCA式

ABCA式的成语(共67个)

  • 损之又损

    sǔn zhī yòu sǔ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极为谦虚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知北游》:“故曰为道者日损,损之又损之,以至于无为。”

  • 罪上加罪

    zuì shàng jiā zuì

    成语解释:指罪恶更为严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见今县里告下忤逆,如今又打死小四,罪上加罪。”

  • 亲上加亲

    qīn shàng jiā qīn

    成语解释:指亲戚内部再有儿女亲事。形容关系十分紧密。

    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6回:“清后的母亲也是太后的胞妹,结这重亲的意思,全为了亲上加亲,要叫爱新觉罗的血统里,永远混着那拉氏的血统。”

  • 头上安头

    tóu shàng ān tó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多余和重复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黄庭坚《拙轩颂》:“何况头上安头,屋下盖屋,毕竟巧者有余,拙者不足。”

  • 亲上成亲

    qīn shàng chéng qīn

    成语解释:谓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

  • 话里有话

    huà lǐ yǒu huà

    成语解释:话里含有别的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那知他二人这话,却是机带双敲,话里有话!”

  • 将门有将

    jiàng mén yǒu jiàng

    成语解释: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孟尝君列传》:“文闻将门必有将,相门必有相。”

  • 贼喊捉贼

    zéi hǎn zhuō zéi

    成语解释:做贼的叫喊捉贼。比喻转移目标;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。

    成语出处:陈登科《赤龙与丹凤》第一部:“贼喊捉贼,明明自己是匪,还扛着剿匪的旗号,到处剿匪。”

  • 日甚一日

    rì shèn yī rì

    成语解释:一天比一天厉害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独孤及传》:“陛下岂迟疑于改作,逡巡于旧贯,使大议有所壅,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?”

  • 亲上做亲

    qīn shàng zuò qīn

    成语解释:指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偏我不如他,我仁者能仁,身里出身的根脚,又是亲上做亲,况兼他父命。”

  • 国将不国

    guó jiāng bù guó

    成语解释: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。指国家的局势很坏,有亡国的危险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国将不国,这才是糊涂到底呢!”

  • 闻所未闻

    wén suǒ wèi wén

    成语解释:闻:听到;未:没有。
    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。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、奇特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越中无足与语,至生来,令我日闻所未闻。”

  • 见所未见

    jiàn suǒ wèi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到从来未见到的。形容所见者颇为新奇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法言・渊骞》:“七十子之于仲尼也,日闻所不闻,见所不见,文章亦不足为矣。”

  • 防不胜防

    fáng bù shèng fáng

    成语解释:防:防备;胜:尽;完全。
    形容防备不过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种小人,真是防不胜防。”

  • 玄之又玄

    xuán zhī yòu xuá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事理非常奥妙,不易理解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