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成语分类
  4. ABCA式

ABCA式的成语(共67个)

  • 闻所不闻

    wén suǒ bù wén

    成语解释:听到从未听到过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越中无足与语,至生来,令我日闻所不闻。”

  • 头上著头

    tóu shàng zhuó tóu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头上安头。比喻多余和重复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云门山文偃禅师》:“诸和尚子,饶你道有什么事,犹是头上著头。”

  • 讹以传讹

    é yǐ chuán é

    成语解释: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,越传越错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郎瑛《七修类稿・辩证上・爱妾换马》:“不然,长髯紫衣,怪诞幽显之说,何其骇异哉?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,讹以传讹也。”

  • 讹以滋讹

    é yǐ zī é

    成语解释: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,越传越错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侯方域《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》:“而无如市井仓皇,讹以滋讹,几于三人成虎。”

  • 豆萁燃豆

    dòu qí rán dò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兄弟相残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

  • 相门出相

    xiàng mén chū xiàng

    成语解释: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国。
    宰相门里还出宰相。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辛弃疾《瑞鹤仙・寿上饶倅洪莘之》词:“记从来人道:相门出相,金印累之尽有。”

  • 日慎一日

    rì shèn yī rì

    成语解释:一天比一天谨慎。形容做事十分小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初见秦》:“战战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

  • 床下安床

    chuáng xià ān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无谓之重复。同“床上施床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十九:“[邵雍]平生不为训解之学,尝曰:‘经意自明,苦人不知耳。屋下盖屋,床下安床,滋惑矣。’”

  • 冠上加冠

    guān shàng jiā guān

    成语解释:同画蛇添足,比喻多余的举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赵翼《陔馀丛考・成语》:“画蛇添足、冠上加冠,二皆陈轸说楚令尹昭阳之言。”

  • 欺人自欺

    qī rén zì qī

    成语解释:自欺:自我欺骗。
    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八:“因说自欺欺人曰:欺人亦是自欺,此又是自欺之甚者。”

  • 梦中说梦

    mèng zhōng shuō mèng

    成语解释:原为佛家语,比喻虚幻无凭。后也比喻胡言乱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596卷:“复次善勇猛,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。如是所说梦境自性都无所有。何以故?善勇猛,梦尚非有,况有梦境自性可说。”

  • 床上施床

    chuáng shàng shī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多余和重复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序致》:“晋魏已来所着诸子,理重事复,递相模效,犹屋下架屋,床上施床耳。”

  • 屋下架屋

    wū xià jià wū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文学》:“不得尔,此是屋下架屋耳。”

  • 举不胜举

    jǔ bù shèng jǔ

    成语解释:举:列举;不胜:不尽。
    列举也列举不完。形容很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伪自由书・后记》引谷春帆《谈“文人先行”》:“公开告密,卖友求荣,卖身投靠的勾当,举不胜举。”

  • 头痛治头

    tóu tòng zhì tóu

    成语解释: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,不追究病因。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,被动应付,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》:“语曰:‘头痛治头,足痛治足’。今虏祸方中于辽,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,病在足之时矣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