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ABC式的成语(共435个)
庄庄其士
成语解释:庄庄:端庄正直的样子。
指品行端正的人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管仲《管子・小问》:“至其壮也,庄庄乎何其士也。”
针针丛棘
成语解释:针针: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。
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,形容环境恶劣。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促织》:“后小山下,怪石乱卧,针针丛棘,青麻头伏焉。”
昭昭之明
成语解释:昭昭:光明,明亮。
形容人的明察或明见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是故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。”
昭昭之宇
成语解释:昭昭:光明;宇:宇宙,指世界。
指光明的世界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淮南子・精神训》:“甘瞑于太霄之宅,而觉视于昭昭之宇。”
湛湛青天
成语解释:湛湛:厚重的样子。
比喻正义和公正。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窦娥冤》:“若没些儿圣灵与世人传,也不见得湛湛青天。”
言言善果
成语解释:言言:说好话。
多说劝人行善的话,必有好处。哑哑学语
成语解释: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
成语出处:《精卫石》第二回:“已生一子周岁,刚是哑哑学语。”
乡乡而饱
成语解释:乡:通“飨”;乡乡:吃得很满足。
形容吃得很满足的样子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荣辱》:“亦呥呥而噍,乡乡而饱已矣。”
珞珞如石
成语解释:珞珞:石头坚硬的样子。
形容坚如顽石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”
辘辘远听
成语解释:辘辘:车行的声音。
车声越听越远。蚩蚩者民
成语解释:蚩蚩:无知的样子。
无知识的就是老百姓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卫风・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”
哀哀父母
成语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冥冥之中
成语解释:人所无法预测,人力无法控制等不可理解的状况。亦即一般所称的命运。
谆谆诰诫
成语解释:见“谆谆告戒”。
成语出处:丁中江《北洋军阀史话・云南护国起义》:“各省长官,皆能力保治安,军人尤深明大义,均任守卫地方之责,务望各以爱国勤勉,恪尽厥职,用副予视民如伤,谆谆诰诫之至意。此令。”
朝朝暮夕
成语解释:每天的早晨和黄昏,指短暂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