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成语分类
  4. AABC式

AABC式的成语(共435个)

  • 濯濯童山

    zhuó zhuó tóng shān

    成语解释:濯濯:光秃的样子;童:山无草木。
    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

  • 转转相因

    zhuǎn zhuǎn xiāng yīn

    成语解释:因:因循。
    辗转相传,互相因循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成帝纪》:“传以不知,周行天下”如淳注曰:“在位者皆不知阴阳时政,转转相因,故令后人遂不知也。”

  • 正正之旗

    zhèng zhèng zhī qí

    成语解释:正正:整齐。
    排列整齐的军旗。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孙子・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

  • 熠熠生辉

    yì yì shēng huī

    成语解释:熠熠:光耀,鲜明。
    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。

  • 峣峣易缺

    yáo yáo yì quē

    成语解释:峣峣:高直的样子;缺:损坏。
    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黄琼传》:“常闻语曰:‘峣峣者易缺,皦皦者易污。’”

  • 轩轩韶举

    xuān xuān sháo jǔ

    成语解释:仪态轩昂就像朝霞飘举蓝天似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:“林公道王长史,敛衿作一来,何其轩轩韶举。”

  • 悬悬在念

    xuán xuán zài niàn

    成语解释:悬悬:挂念。
    心中惦念牵挂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2回:“因不见贤徒,悬悬在念,今幸得胜而回!”

  • 煦煦为仁

    xù xù wéi rén

    成语解释:煦煦:和悦惠爱的样子。
    指小恩小惠。形容妇人之仁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原道》:“煦煦为仁,孑孑为义。”

  • 穰穰满家

    ráng ráng mǎn jiā

    成语解释:穰穰:丰盛。
    形容获得丰收,粮食满仓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滑稽列传》:“瓯窭满篝,污邪满车,五谷蕃熟,穰穰满家。”

  • 戚戚具尔

    qī qī jù ěr

    成语解释:戚戚:互相亲爱的样子。
    具:俱,都。
    尔:迩,靠近。
    指兄弟友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行苇》: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”

  • 嘿嘿无言

    mò mò wú yán

    成语解释: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仔细看着秦重,好生疑惑,心中甚是不悦,嘿嘿无言。”

  • 蔓蔓日茂

    màn màn rì mào

    成语解释:蔓蔓:形容长久。
    天长日久,一天天茂盛起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礼乐志》:“蔓蔓日茂,芝成灵华。”

  • 累累如珠

    lěi lěi rú zhū

    成语解释:累累:连接成串。
    一个紧接一个,就像一串珠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累累乎端如贯珠。”刘师培《文说》:“师乙论音,累如贯珠。”

  • 忽忽如狂

    hū hū rú kuáng

    成语解释:忽忽:形容印象模糊或见不真切。
    恍恍忽忽,如同神经错乱似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李广苏建传》:“陵始降时,忽忽如狂,自痛负汉。”

  • 谔谔以昌

    è è yǐ chāng

    成语解释:谔谔:直言争辩的样子。
    百官敢于直言争辩,国家就会兴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商君列传》:“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武王谔谔以昌,殷纣墨墨以亡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